早前播出的《何以笙箫默》成绩亮眼:两家卫视首播收视率分别达到1.81和1.42,稳居年度收视榜单前十。
首轮播映权收入3300万全部到账,番茄台与蓝莓台凭借广告收入迅速支付款项;次轮版权2300万已回收70%;三轮播映权以800万成交;海外多国发行总收入1300万。
实际净利润超出预期1000万,最终斩获4500万收益,投资回报率高达200%。
新剧宣布制作经费较前作翻番,若能延续佳绩,盈利空间将更为广阔。
加之已杀青的《人在囧途》,这位年轻操盘手的商业版图正逐渐显现。
网友热议:
"第二部自制剧这么快就开拍了?女主演阵容太强了吧,糖糖我本命!男演员们也很养眼,这算是正剧还是古装偶像剧?小说原作比较平淡,不知道改动大不大。”
"希望保持《何以笙箫默》的水准。”
"杨余怎么没露面?敢追加投资说明有把握,质量过硬肯定稳赚。”
"期待再创纪录!要是他亲自出演,配上刘雨菲杨蜜,收视肯定炸裂吧?可能他对清宫戏没兴趣?"
"确实有可能,男生普遍不爱看清宫剧,造型太别扭。”
唐人评论道。
《步步惊心》开机的情况,蔡怡哝心知肚明。
毕竟主演名单里也有刘思思的身影。
此刻她正与李国闲谈。
"老李,你说杨余怎么每次都能轻松成功?我粗略算过,《何以笙箫默》净利润起码3000万。"
"或许是时运吧,这种事常有,但这次的《步步惊心》未必能成。"
"我不认为是运气。"
蔡怡哝轻啜茶水:"杨余这个人不简单,眼神里都是笃定,不像投机取巧的样子,肯定胸有成竹。"
稍作停顿,她又说道:"我觉得穿越清宫题材要爆,咱们也该抓紧筹备一部。"
"跟风制作?"
李国没想到蔡怡哝竟会因为杨余选择了清穿剧,就决定立即效仿。
"对,我有预感杨余这部戏会大爆,若能及时跟进,或许能蹭上热度。”
蔡怡哝行事向来雷厉风行,心中有了决断便会立即执行。
"可以,既然你认为有前景,我自然不会阻拦。"
"老李,不瞒你说,影视圈恐怕要迎来大洗牌,杨余很可能就是搅动风云的那个人。"
李国闻言略显诧异:"你对他的评价这么高?"
"不是主观臆断,是他的确有与众不同之处。"
华艺公司。
"听说余越影视的《人在囧途》即将完成后期,正在洽谈发行,我们要不要介入?"
"呵,区区几百万投资的片子,发行利润能有多少?"
"重点在于杨余,这小子行事向来有章法,这片子或许真能成黑马。"
"那先请示王总吧,看他怎么定夺。"
"好。"
七日后。
家中。
"小余,华艺开出3000万保底发行价,是目前最高的报价了。"
杨余嚼着黄瓜随口回应:"为什么要接受保底?"
"这......"
"姐,这部片子不走保底模式,除非他们加到5000万。"
刘滔一时语塞。
600万成本的电影开口就要5000万保底,这般要价恐怕连周星星都不敢想。
"姐,喜剧片素来容易创造票房奇迹,我对《人在囧途》充满信心。
按正常分账流程走,优先考虑和中影合作。"
"明白,我这就联系中影洽商合作细节。"
中影方面爽快达成合作。
韩三爷向来青睐杨余,给出的分账条件极为优厚。
消息传出后,华艺内部一片哗然。
他们无法理解杨余为何拒绝3000万保底——这在业内看来对600万成本的影片已属冒险。
更令华艺震怒的是,杨余选择与中影签署分账协议,显然对票房突破3000万胜券在握。
这番自信究竟是高瞻远瞩,还是一厢情愿?
随着内部消息在网络流传,舆论迅速升温:
"华艺给出的条件已经很有诚意了!"
"连三千万保底都不满意?杨余的野心比预期还要大。"
"说句实话,《人在囧途》能超过两千万就算爆冷了。"
"电影票可不比换台,观众花钱时挑剔得很。"
"多少知名导演的大制作票房都难破千万,杨余真以为低成本喜剧能轻松突破三千万?"
"明显是《仙剑》成功让他膨胀了。"
"电影行业水太深,新人容易异想天开。"
"等着看杨余为这个选择买单吧!"
"别急着否定,说不定会有意外之喜。"
"永远支持杨余!"
此刻杨余正翻看着这些议论。
他清楚这是华艺在表达不满,但并未在意。
在大多数人眼中,3000万保底已是稳赚不赔的买卖,毕竟能让600万投资获得五倍收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