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宴结束后。
韩三率先离场,其他宾客也纷纷告辞。
只有蔡怡哝特意多停留了片刻。
“K姐,今天多谢捧场,招待不周还请包涵,改天单独请你吃饭。”
“行啊,下次我来安排。"
蔡怡哝转身招手:“思思过来一下!”
刘思思听到呼唤立刻走近,微笑着问候:“K姐,杨总好。"
杨余端详着两人忽然笑道:“K姐,你们俩气质真像,站一块儿跟亲姐妹似的。”
“是吗?”
蔡怡哝捂嘴轻笑:“你要是看我十年前的旧照,那才叫一个像呢。"
闲聊几句后,她终于转入正题。
“杨总,余越文化现在发展势头这么好,以后要是有合作机会,可得优先考虑我们唐人。”
“唐人的制作水平大家有目共睹,具体合作事宜,改天可以细聊。”
公司规模扩大必然需要人才补充。
寻找合作伙伴确实很有必要。
但这种重要决定必须谨慎对待。
所以杨余没有立即答应,只说之后再商议。
即便如此,蔡怡哝已经感到满意。
只要保留合作机会就是好兆头。
刘思思安静站在旁边一言不发。
心里却掀起波澜。
堂堂唐人影视的掌舵者,居然要向资历尚浅的杨余主动示好。
蔡怡哝看着刘思思,笑着说:“杨总,思思的演技很不错,以后要是有合适的角色,可别忘了她。”
杨余干脆地答应:“这是肯定的,有机会一定合作。”
刘思思赶忙道谢:“谢谢杨总。”
杨余笑笑:“不用客气。”
说完,他的视线在场内环视一周。
察觉到这个细节,蔡怡哝立即会意,起身告辞:“杨总,时间不早了,我们先走了。”
杨余站起来说:“我送送你们。"
“不用麻烦了,助理就在外面,下次见!”
蔡怡哝和刘思思挥手道别,转身离开。
杨余舒展了下身体,显得有些疲惫。
整个庆功宴上,前来问候攀谈的人接连不断,而且都是业内颇有分量的人物,实在难以敷衍。
他回到座位短暂休息。
刚落座,刘滔便走了过来:"累不累?"
"确实有点,现在总算理解你平时工作的不易了,姐,辛苦你了。”
刘滔单手支着下巴,半趴在桌上笑道:"你多虑啦,我平时就是在办公室坐着,哪像你今天这样四处周旋。”
言语间透着关心,又带着几分骄傲。
她既心疼杨余为了应酬喝了不少酒,又为他感到由衷的自豪。
毕竟像韩三这样的大佬都亲自到场,程龙和蔡怡哝更是以平辈之礼相待。
放眼整个娱乐圈的年轻艺人,除了杨余,能做到这一步的屈指可数。
即便是那些背景雄厚的年轻艺人,也未必能获得如此礼遇。
背景再硬,别人最多不轻易得罪。
想要赢得他人主动结交,仅靠背景远远不够,必须要有真本事和实打实的资源。
杨余执掌的余越文化传媒,在话剧、综艺、电视剧和电影领域都有布局,并且规模不断扩大,已经显露出行业龙头的潜质。
各方自然愿意前来捧场,混个熟脸,拉近关系,为将来合作做准备。
蔡怡哝就是抱着这样的心思。
"终于结束了!《咱们结婚吧》的庆功宴就不搞这么隆重了,主创人员简单聚餐,发发红包,不邀请外人。”
杨余向来出手阔绰,每逢庆功宴必定派发红包,比如《步步惊心》和《好声音》,即便他本人缺席,红包照样发放。
这次《人在囧途》也不例外。
庆功宴上,他给徐正发放了50万奖金,王保强20万红包,其他前来客串的演员,如佟莉丫,也都收到了不低于两万元的红包。
不仅演员受益,幕后工作者同样得到了奖励。
摄影、剪辑、配乐等岗位的工作人员,公司都发放了数额不等的奖金,从一万到五万不等。
这次杨余总计支出达到三百万元。
确实称得上慷慨大方。
毕竟电影的总利润本身就不算高。”
嗯,回家吧。"
刘滔站起身说道:"我先开车走,待会儿让小兰送你。”
外面还有不少记者蹲守,两人同乘一辆车不太妥当。
只能分头离开。
家中。
"老公回来啦!"
"余哥哥!"
杨蜜和刘雨菲早已迎到了门口。
庆功宴上缺席了她们的身影。
向来不喜那般喧闹场面。
“晚餐吃过了吗?”
刘雨菲接过他脱下的外套,温言细语:“只吃了些水果沙拉,要试试吗?”
杨蜜弯腰为他换上家居鞋:“亲爱的,网上说程龙现身宴会,他找你有什么要紧事?”
三人相继在沙发落座。
杨余用叉子戳了块哈密瓜:“为《神话》角色调整的事来致歉。”
“当真?”
杨蜜杏眼圆睁:“程龙亲自登门道歉?”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