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群臣追问宝剑来历时,李二却命侍从再取佩剑。他目光扫过殿前,落在跃跃欲试的尉迟恭身上。
"取尔佩剑来。"天子持新剑而立。尉迟恭当即拔剑相迎,但闻金铁交鸣之声,寒光闪过处,半截断刃已铿锵坠地。
尉迟恭手中的长剑应声而断,半截剑锋铿然落地。
他瞳孔骤缩,脸上写满震惊。
"竟...竟断了?"
"我这把剑..."
这把随他征战多年的佩剑,虽非稀世珍宝,却也是花费重金请名家打造的上乘兵器。
而今竟如此轻易被斩断,实在令人难以置信。
李世民轻抚自己的剑刃,发现毫发无伤,眼中闪过惊叹之色。
"果然削铁如泥!"
"不仅锋利异常,更能斩金断铁!"
这般神兵利器,本该只存在于传说之中。
尉迟恭眼中燃起炽热的光芒,急切地问道:"陛下,此剑..."
"究竟从何而来?"
"剑鞘如此粗陋,剑身亦无铭文,莫非还未命名?"
但凡名剑,必配精美剑鞘,剑身刻有铭文。
干将莫邪,太阿巨阙,无不如此。
能铸此等神兵者,必当名垂青史!
可眼前这柄剑,剑身光洁如新,剑鞘仅是简陋木套,与宝剑本身极不相称。
"如此神兵竟遭这般怠慢,实属暴殄天物!"
"幸得落入陛下之手!"
尉迟恭忿忿不平,为宝剑鸣不平。
李世民神色复杂,目光在剑与鞘之间游移,终是长叹一声。
想起李沐那把锄头,又忆及对方赠剑时的随意神情,缓缓道:
"若朕告诉你们,这把剑..."
"只是一位少年随手锻造的,你们可信?"
李世民此言一出,众人哗然。
"少...少年?"
"能铸此等神剑,不知师承哪位名家?"
工部侍郎段纶难以置信,连连追问。
李世民不作解释,取出李沐所献的炒钢法让众人过目。
段纶等人皆是行家里手,一见之下,尽皆骇然。
"这...这..."
"炒钢法?钢铁竟能如此炼制?"
"奇也!妙也!"
此法之精妙,远超众人想象。
生铁与熟铁竟能如此结合,直接得到钢铁,简直闻所未闻。
"李沐!李沐!"
"献上此法,实乃天佑大唐!"
"如此大功,陛下当厚赏!"
李世民含笑点头,心中暗喜。
这份难以言说的喜悦与自豪,令他振奋不已。
段纶好不容易从震惊中回神,目光灼灼地望向李世民:
"陛下,此法若推行全国..."
"每年可增产精钢数十万斤!"
"大唐钢铁产量将成倍增长!"
"有了这些精钢,将士们的兵甲器械便再无匮乏之忧!"
"我大唐铁骑必能扫平边患!"
尉迟恭更是直接跪地抱拳,高声道:
"陛下!"
大唐男儿的豪情在这钢铁熔炉中熊熊燃烧。尉迟恭拍着胸脯立下军令状:“待这精钢炼成,末将必为陛下冲锋陷阵,直捣敌巢!”
李世民看着群情激昂的臣子们,胸中热血翻涌。
“好!”
“这才是朕的大唐儿郎!”
“明日破晓,朕要亲临少府监,开炉炼钢!”
......
晨光微露时,李世民已率领工部侍郎段纶等心腹来到少府监的工坊。一座简易高炉矗立其间,铁料、焦炭、鼓风机等物一应俱全。
望着通红炙热的高炉,李世民眼中跳动着兴奋的火光。他突然神色凛然,再三嘱咐众人:“此炒钢秘法干系重大,绝不可外传!”
众人肃然应诺,深知其中利害。
“陛下放心!”
“这工坊连只苍蝇都飞不进来!”
李世民满意颔首,迎着众人期待的目光振臂高呼:
“开炉!炼钢!”
工匠们顿时忙碌起来。生铁熟铁按特定配比投入炉中,鼓风机轰鸣作响,炽热的风浪裹挟着铁料渐渐熔化。有人持长棍在铁水中不停搅动,终于,按照李沐秘籍所载,大功告成。
“出钢!”
赤红的钢水奔涌而出,注入整齐排列的数百剑模。冷水淬火时升腾的蒸汽中,李世民不顾热浪灼人,急切上前:
“快验看!”
“是否真成精钢?”
工匠拆开模具,一柄寒光凛冽的无鞘剑刃赫然显现。段纶屈指轻弹,剑身立刻发出清越龙吟。
“确是钢!”
“已达百锻品质!”
见段纶如此激动,李世民连忙催促:“速配剑柄,试刃!”
新铸长剑很快装柄成型。李世民取来昔日千锤百炼的宝刀与之相击,“铮”的一声,旧刃应声而断,与昨日情形别无二致。
“真正的削铁如泥!”
李世民凝视着地上成批出炉的百柄利剑,难掩震撼:“如此神兵,竟能批量锻造?!”
众人望着满地寒光,皆瞠目结舌。
“继续试......”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