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睹此景,李沐眼中迸发惊喜光芒。
"妙极!"
"此等精度的钢珠正合轴承之用。"
"速将滚珠轴承组装试验!"
匠人们立即取出预制的零件开始拼装。
先前因关键部件精度不足屡遭失败,此刻有了合格钢珠,组装进度势如破竹。
"咔嗒、咔嗒"
每颗钢珠都严丝合缝嵌入轨道。
随着最后一片钢制垫片被锤击固定,"铮"的金属颤音宣告李沐梦寐以求的滚珠轴承诞生。
李沐急不可待转动轴承,听着持续不断的"嗡嗡"旋转声,仿佛已看见装载此物的马车将畅通无阻。
任何装配轴承的器械都将因此获得质的飞跃。
李淳风抚掌惊叹:"非凡之作!此轴承至少能省三成畜力,若配合水泥官道,车速怕是追风逐电。"
———
筹办机械分院绝非李沐临时起意,实属筹谋多时。
苦于缺乏执掌机械研发的领军人物,这项比化学更攸关工业命脉的要务始终悬而未决。
此刻李淳风的出现让他灵光乍现:若能延揽这位奇才出任院长,诸多机械蓝图便可逐步实现。
"所谓机械...可是机关器具?"李淳风却蹙眉反问,"车驾工具之流虽精巧,似乎不值当专设分院研究?"
李沐这才惊觉"机械"乃后世概念。
面对李淳风"不解此物何以耗费巨资"的质疑,他沉吟道:"凡能省力增效之具皆属机械。扫帚、镊子等简单机械不足为奇,但复合式精密机械却能开创新的劳作方式。"
这般现世说法终令李淳风若有所思。
李淳风微微颔首,心中虽已明白几分,却依然猜不透李沐的意图。
李沐见状继续解释道:
"譬如马车,由车轮、车厢、辕架等部件组成,而车轮又包含轮毂、辐条、轴承等结构。"
"这样的机械,能将运输效率提高数倍乃至十余倍。"
"若我能造出比马车更快、载重更大的车辆,对大唐岂非大有裨益?"
此言一出,李淳风恍然大悟。
倘若真有一种车辆速度远超马车,载重更胜一筹,必将成为无价之宝。
正如李沐新制的滚珠轴承,已然展现出非凡价值。
"原来如此,小郎君是想通过改良机械来造福苍生!"
"只是机械改良见效缓慢,对天下又能产生多大影响呢?"
"耗时太久,收效甚微啊!"
李淳风摇头表示怀疑。
滚珠轴承虽好,但制造不易,想要在大唐推广开来提升效率,过程必定漫长。
况且以大唐目前的运输需求,根本用不上如此精密的机械。
他完全不信仅凭几件机械就能改变天下格局。
李沐眼中闪过一丝讥诮。
"李先生未免太小瞧机械之力了!"
"不如我们打个赌——我造一件机械,你看看能否改变天下。"
"若我赢了,你便留在大唐科学院助我创立机械分院;若我输了,此事就此作罢,今后我唯先生马首是瞻。"
李沐胸有成竹,当即提出赌约。
李淳风略作迟疑,终究点头应允。
他也想看看,李沐究竟能造出何等惊世骇俗之物。
"好!这个赌我接了!"
"不知小郎君要造何物?可需在下相助?"
李淳风气度恢弘,即便事关赌约,仍愿倾囊相授。
以他的慧眼,世间万物皆可洞悉,区区机械自然不在话下。
李沐闻言大喜,连连称赞:
"李先生果然豁达!"
"有您相助,此事必成!"
"待我绘制完图纸,再与先生细细商议。"
说罢便伏案疾书,不消多时,一张精密复杂的图纸跃然纸上。
图纸上的机械构造繁复精密,远超寻常。
但李淳风天资卓绝,仅一眼便认出这是织布机的改良设计。
他俯身细看,喃喃自语:
"此处是纺锤,这里牵引经线纬线......"
"确实是织布机无疑,只是体积庞大,恐怕需多人协同操作。"
"这般织出的布料,不知会有多宽多长......"
传统织布机只需一人操作,产出布料又窄又糙。而这台机器显然别具匠心。
妇女们要耗费五六日的辛劳,才能完成一匹布的纺织。眼前的这台织机,体型庞大,不知会有怎样的功效。
李淳风内心的好奇愈发强烈,恨不能立即动手制作,亲自验证它的神奇。他转身望向李沐,眼中闪烁着探寻的光芒:
"这件织机看起来非同寻常,不知有何精妙之处?"
"可否让某开开眼界?"
李沐双手负于身后,神色悠然自得。终于有机会胜过这位奇人,心中不免欢喜。
"此物岂是寻常织机?待先生亲眼所见,必会惊叹不已。"
"图纸在此,大唐科学院的工匠任你差遣,何不亲手打造一台试试?"
说着,他将案几上的图纸卷好,递到李淳风手中。
这正是他的打算——借李淳风之手完成这台机器的制作。如此新奇的物件,定能满足这位奇人的求知欲,使其不再纠缠于相术命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