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名:金钗暗流
王熙凤的骤然倒台,如同抽去了贾府繁华表象下一根至关重要的支柱,整个府邸都似乎随之晃荡了一下,随即陷入一种诡异的、紧绷的平静。
权力真空迅速被填补,李纨寡居避嫌,
探春却以其一贯的精明果决,在平儿的辅助下,竟将偌大一个家业暂时撑了起来,虽谈不上焕然一新,却也井井有条,令不少人暗自咋舌。
贾环的日子似乎好过了许多。
份例优渥,下人恭顺,贾政待他虽依旧严厉,却多了几分倚重,甚至偶尔会将他带在身边,见一见来访的清客或下属官吏。
【叮!目标贾政好感度+5。当前好感度:+81(重视)。】
然而,贾环却丝毫不敢放松。他知道,自己已站在了风口浪尖。
王熙凤的怨恨,贾琏的嫉妒,邢夫人的利用,乃至贾赦那不明所以的“抬举”,都像暗处的毒蛇,伺机而动。他必须更谨慎,也更主动地编织自己的网。
这日,探春邀各房姐妹至秋爽斋赏新开的菊花,也递了帖子请贾环。名义上是姐弟小聚,实则不乏试探与观察之意。
贾环到时,院内已是笑语盈盈。探春一身鹅黄绫衫,坐在主位,正与下手边的宝钗说笑,眉宇间虽带倦色,却难掩一股当家理事后的干练之气。
李纨安静地坐在一旁,偶尔温言插上一两句。惜春独自坐在角落,面前摆着画具,正对着一盆绿菊勾勒,对周遭热闹恍若未闻。
见贾环进来,众人目光皆投向他,笑意微敛,气氛有瞬间的凝滞。
贾环从容行礼:“见过三姐姐、珠大嫂子、宝姐姐、四妹妹。”
探春笑道:“环兄弟来了,快坐。今日难得清闲,请你来一同松散松散,不必拘礼。”
宝钗亦微笑颔首,目光在他身上一转,温声道:
“环兄弟近日气色倒好,想是用功亦知节制了。”她这话说得滴水不漏,既是关怀,也暗指他如今处境改善。
贾环忙道:“劳宝姐姐挂心,不过是按父亲教导,循序渐进而已,不敢懈怠。”
正说着,门外丫鬟报:“林姑娘来了。”
只见黛玉扶着紫鹃,袅袅步入。她穿着一件月白绣竹梅襦裙,
外罩一件莲青斗纹鹤氅,面色依旧苍白,眼波流转间却自有一段风流态度。
她目光轻轻扫过众人,在贾环面上略一停顿,便移了开去,只向探春等人见礼。
探春拉她坐在自己身边,笑道:“就等你了。今日这菊花宴,少了你的诗,可要失色不少。”
黛玉微微一笑,声音轻柔却带着惯常的微讽:
“我如今脑子钝得很,只怕胡诌出来,污了大家的耳朵。”说话间,眼波似无意般又瞥了贾环一眼。
贾环垂眸,心知她还在介意那日他念出她未示人诗句之事。这位林姐姐心思玲珑剔透,敏感多疑,绝非易与之辈。
众人说笑一回,品茶赏花。探春果然起了诗社的兴致,命人备下笔墨。
宝钗率先写了一首,雍容典雅,自是大家风范。探春随后,诗风锐利,隐含抱负。李纨也凑趣写了一首,平和冲淡。
轮到黛玉,她却不急,只端着茶盏,细细品着,目光落在窗外一株残菊上,半晌,才轻声道:“‘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
只吟了两句,便停住,不再往下。院内一时静极。这两句诗,孤高悒郁,问得奇崛,竟将满院盛菊都比了下去,更似问她自身命运。
众人皆屏息,不知如何接话。
贾环心中却是猛地一动。那“慧极必伤”的灵光再次微闪,他几乎能感受到黛玉诗句背后那无尽的寂寥与不甘。
他沉吟片刻,忽轻声接道:“‘圃露庭霜何寂寞,雁归蛩病可相思?’”
他这两句,并未直接回答黛玉之问,却以秋景之寂寥,暗喻知音难觅、心事难托,竟与黛玉那两句的意境隐隐相合,且对仗工整,情感相通。
黛玉倏然转头,看向贾环,眼中震惊之色远比上次更甚!
他竟能接上她的诗?还能接得如此……熨帖?仿佛窥破了她此刻心境!
宝钗、探春等人亦面露讶异,看向贾环的目光彻底不同了。这已非急智,而是真正的诗才与共情!
贾环忙起身,歉然道:“小子狂妄,在林姐姐面前班门弄斧,请姐姐恕罪。”
黛玉看着他,眸中情绪翻涌,惊、疑、惑,最终化为一丝极淡的、难以言喻的复杂,她轻轻摇头,声音低得几乎听不见:“……无妨。你……对得甚好。”
【叮!目标‘林黛玉’情绪剧烈波动:‘震撼’‘困惑’‘知音之感’(微弱)。好感度+10。吸收特殊能量:‘孤标逸韵’。】
【‘孤标逸韵’:小幅提升宿主气质中的清冷疏离感,增强对特定人物的吸引力/排斥力。】
院内气氛一时微妙。宝钗笑着打圆场:“今日倒是意外得了好句。环兄弟平日不显山不露水,原来藏得这样深。”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