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议既定,行动便以惊人的效率展开。我深知,在虫洞贯通前的这段宝贵窗口期,我必须争分夺秒,将“暗影苔藓”计划推向极致。这不仅仅是在组建一支私人力量,更是在构建一个集生产、研发、军事、乃至人口增长于一体的微型生态体系,一个完全忠于我、并能自我循环、不断壮大的“国中之国”。
**第一阶段:隐秘网络与核心架构(我的谋略:利用信息差与信任链)**
艾拉展现了她在情报领域无与伦比的天赋。她并未大张旗鼓地招募,而是利用比邻星学院作为天然的人才过滤器。她秘密接触那些在学业上表现出色但出身相对平凡、或因理念独特而受到排挤的女神族青年。接触方式极其巧妙:或是在虚拟网络中通过加密谜题吸引志同道合者,或是在任务派遣中安排“偶然”的相遇与观察。她建立了一套严密的忠诚度评估体系,不仅考察能力,更注重心性、理想以及对现有秩序潜藏的不满。通过这种精耕细作的方式,第一批核心骨干被悄然网罗,他们彼此孤立,只通过单线与艾拉联系,构成了组织最隐秘的神经网络。
与此同时,汐在远离学院星域的一个废弃小行星带,找到了一处绝佳的天然隐蔽所。她利用萌爱提供的部分前沿理论,改造了小行星内部结构,建立了初步的基地。基地的能源系统借鉴了“折叠论”的雏形,效率远超常规;防御系统则融合了光学迷彩、能量吸收涂层以及空间扰动发生器,使其几乎从常规探测手段中“消失”。我通过艾拉和汐早已掌控的几条秘密商路,将初期所需的巨额资金和资源化整为零,悄无声息地输送至基地。这一步,确保了组织的“心脏”在绝对安全的前提下开始跳动。
**第二阶段:“星火”计划与多元化扩张(我的努力:精准赋能与模块化构建)**
随着核心架构稳定,我启动了“星火”计划。我将招募来的人才分为三个主要方向,对应我设想中的三大支柱:
1. **“利剑”军团(军事力量):** 由汐直接统领。成员不仅是战斗专家,更被要求学习基于新能量理论的战术。我允许汐从最优秀的成员中选拔一小批“种子”,由我亲自进行短时间的能量灌注(程度远低于萌爱,但足以显着提升其实力),作为激励和打造尖刀部队。这支军团不仅进行常规战斗训练,更专注于星际渗透、特种作战以及针对女神族传统战术的破解研究。
2. **“智慧”圆桌(智囊与科研):** 由萌爱主导。她利用自身学术声望,以“独立研究项目”的名义,吸引了一批不愿受体制束缚的天才科学家和战略分析师。圆桌不仅研究更先进的武器和科技(如小型化空间折叠引擎、新型能量护盾),更重要的任务是模拟分析中央星域各大势力的动向、研究女神族社会结构漏洞、为我未来的治理提供替代性政策方案。这里成了新思想的孵化器。
3. **“基石”工坊(生产与后勤):** 这是最容易被人忽视,却至关重要的部分。我让艾拉招募了大量在工程、制造、农业乃至生态循环领域有专长的人才。利用萌爱团队的理论突破,工坊建立了高度自动化的生产线,能生产从日常补给到尖端武器的几乎所有物资。更关键的是,我们建立了封闭的生态循环系统,实现了食物、水、氧气的基本自给,减少了对外的依赖。同时,工坊也开始秘密研究如何优化女神族的繁衍技术,为未来的人口扩张做准备。
我对这三个模块实行“精准赋能”。对于做出突出贡献的成员,无论是军事上的突破、科研上的发现还是生产上的创新,我都会视其重要性,给予不同层次的能量奖励。这种直接将贡献与神王恩赐挂钩的机制,产生了无与伦比的激励效果,使得整个组织充满了狂热的创造力和效率。
**第三阶段:整合与指数级增长(我的谋略:打造正反馈循环与消除瓶颈)**
当三大支柱初具规模后,我着力促进它们之间的融合。“智慧”圆桌的最新理论,会优先应用于“利剑”的装备更新和“基石”的工艺改进;“利剑”在模拟实战中遇到的问题,会反馈给“圆桌”进行研究;“基石”工坊的生产能力,则确保了前两者的需求能得到快速满足。这种紧密的协作,形成了强大的内部正反馈循环,使得整体实力开始呈指数级增长。
为了消除人口瓶颈,我借鉴了萌爱的经验,但进行了优化。我建立了一套更系统、更安全的能量传承和生育辅助体系。对于功勋卓着的成员,在获得能量恩赐的同时,也会获得利用该能量繁育后代的权限和技术支持。新出生的后代,直接在基地内接受最先进的教育和训练,她们从出生起就浸染在对我绝对忠诚的文化中,成为组织最可靠的新鲜血液。这使得我的势力不仅通过外部招募扩大,更拥有了强大的内部造血能力, growth 彻底摆脱了外部限制。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