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 10 个核心社区的安防升级项目刚进入设备调试阶段,赵伟就带着商务专员小张、技术顾问小李和本地翻译阿明,坐上了前往雪兰莪州的大巴。车窗外的棕榈树飞速倒退,赵伟手里翻着雪兰莪州的市场调研报告,指尖在巴生、莎阿南两个城市的名字上反复划过 —— 作为马来西亚人口超 600 万、GDP 占全国三分之一的经济强州,雪兰莪州近半年密集出台智慧城市建设政策,仅巴生市就有 8 个社区公开招标智能安防系统,这正是辰星科技二次拓展的黄金机会。
“巴生市的滨海社区一定要拿下,这个社区紧邻巴生港,外来务工人员多,之前因为安防漏洞,三个月内发生了 4 起入室盗窃案,居民投诉量在市政平台排名第一,他们对安防系统的需求最迫切。” 赵伟把调研报告递给小张,“你提前联系滨海社区管理处,明天我们先去实地调研,摸清他们的核心痛点,别像上次一样,带着通用方案去,浪费时间。”
第二天一早,赵伟团队就来到滨海社区。刚进社区大门,就看到几位居民围着社区管理处主任阿卜杜勒抱怨:“昨天又有人跟着我进楼道,要不是我及时关门,后果不堪设想!”“港口的货车司机总把车停在社区路边,晚上噪音大不说,还挡着消防通道。” 阿卜杜勒无奈地摆摆手,转头对赵伟说:“我们试过装普通监控,但监控画面不清楚,而且分不清谁是居民、谁是港口的外来人员,根本起不到作用。”
赵伟让小李打开平板电脑,调出吉隆坡项目的案例视频:“您看,我们在吉隆坡的辰星家园社区,通过人脸识别和行为分析,能精准识别居民和外来人员。针对滨海社区的情况,我们可以新增‘码头人员流动监测’功能 —— 给智能摄像头植入港口作业人员的行为特征模型,比如穿着工装、携带工具包等,系统能自动区分作业人员和普通居民,作业人员只能在社区指定的通行路线活动,一旦进入居民区,就会触发预警。”
小李还现场演示了功能效果:他用平板电脑模拟港口作业人员的行走路线,当 “虚拟人员” 靠近居民楼时,屏幕上立刻弹出 “外来人员越界预警”,同时显示最近的安保巡逻点位置。阿卜杜勒看得眼睛发亮,当即决定组织社区居民代表开会,让赵伟团队现场讲解方案。居民代表们听到 “能区分港口人员和居民”“外来人员越界会预警” 时,纷纷表示支持,有位老人甚至激动地说:“要是早有这套系统,我家上个月就不会被偷了!” 当天下午,滨海社区就与辰星科技签订了意向书。
拿下滨海社区后,赵伟团队马不停蹄赶往莎阿南市。阳光花园社区是莎阿南的老牌社区,居民中 60 岁以上老人占比超 40%。社区管理处副主任莎菲卡告诉赵伟:“我们最担心老人走失,去年有 3 位老人走出社区后迷路,找了十几个小时才找到。而且老人大多不会用英文,之前有公司来推智能系统,全是英文界面,老人根本不会操作。”
小李立刻拿出提前准备的泰米尔语界面原型 —— 莎阿南市有不少印度裔居民,泰米尔语是当地常用语言之一。“我们可以在系统里添加‘老人走失一键寻回’功能,老人的手环上只有一个红色按钮,按下后会自动向社区管理处、子女手机发送定位;系统界面支持马来语、泰米尔语和中文,老人操作时,还有语音提示。” 小李一边演示一边说,“您看,点击‘报修’按钮,会有泰米尔语语音问‘请问您需要维修什么’,老人不用看文字,听语音就能操作。” 莎菲卡当场联系社区的老年协会,邀请几位老人测试界面,老人们顺利完成了报修、查询社区通知等操作,纷纷竖起大拇指。一周后,阳光花园社区正式签约。
接下来的三个月里,团队又陆续攻克槟城乔治市海滨社区、雪邦市工业社区等 4 个项目。每个项目都针对当地特点做了定制化优化:槟城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年降雨量超 3000 毫米,技术团队给设备外壳额外喷涂了三层防腐蚀氟碳涂层,还在摄像头镜头前加装防水雨罩,确保雨天画面清晰;雪邦市靠近赛车场,社区周边噪音大,系统新增了 “噪音超标预警” 功能,一旦赛车场噪音超过 60 分贝,就会推送提醒给居民,建议关闭窗户;吉隆坡卫星城的加影社区有不少华人居民,团队特意在系统里加入了农历节日提醒功能,春节、中秋时会自动推送社区活动通知。
截至本章末,马来西亚新增的 5 个社区项目全部完成签约,总金额达 1.2 亿人民币。签约当天,赵伟在新加坡分公司召开视频会议,向林辰汇报进展:“现在我们在马来西亚的覆盖社区突破 15 个,市场占有率达到 35%,比第二名的韩国公司高出 12 个百分点,已经成为当地智能安防领域的主流供应商。” 林辰笑着回复:“做得好!接下来要加快项目落地,确保每个社区的系统都能稳定运行,为后续拓展马来西亚其他州打下基础。”
此时的滨海社区,施工队已经开始安装智能摄像头。阿卜杜勒看着工人师傅们仔细调试设备,心里满是期待:“等系统上线,我们社区的居民终于能睡个安稳觉了。” 赵伟知道,这 5 个项目的签约只是开始,辰星科技在马来西亚的业务版图,还将继续扩大。
喜欢带记忆爱你请大家收藏:(www.2yq.org)带记忆爱你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