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场遇袭的消息传来时,徐砚深正在虹口布防。他立即带队赶往龙华机场,只见停机坪上浓烟滚滚,两架战斗机还在燃烧。
"幸好发现得早。"机场指挥官抹着汗说,"只损失了两架老式飞机,主要装备都及时转移了。"
徐砚深检查弹坑分布,眉头越皱越紧:"这不是真的要摧毁机场,是在测试我们的反应速度。"
沈知意匆匆赶来,递过一份文件:"艺术节的焰火供应商注册在英商名下,但实际控制人是日本公司。"
杜清晏也赶到现场,手里拿着那本《唐诗三百首》:"由纪留下的提示很准确,他们确实想利用焰火作为信号。"
三人对视一眼,都意识到事情远比想象复杂。
?
山口由纪继续在沪江公学教书,仿佛什么事都没发生。但她上课时总会多讲解一些与中国古典诗词相关的日语词汇,特别是与明月、思乡有关的内容。
杜清晏安排人暗中监视,发现她每周三下午都会去一家日侨书店。书店老板是个白发老人,总是戴着厚厚的眼镜。
"那家书店很可疑。"徐砚深调阅档案,"老板叫藤原,1920年就来上海了,名义上是卖书,实际上可能是个情报点。"
沈知意提出一个大胆的想法:"要不要我假装去买书,试探一下?"
?
周三下午,沈知意打扮成女学生模样走进书店。藤原老人正在整理书架,眼镜滑到鼻尖。
"我想找与明月有关的诗集。"沈知意用日语说。
老人抬头看她一眼,指向角落:"第二排书架,有《万叶集》和《古今和歌集》。"
在找书时,沈知意注意到老人与由纪的交流方式很特别。他们不用说话,只是通过递书的动作和眼神就能传递信息。
当她拿起一本《古今和歌集》时,书页间飘落一张纸条。上面画着奇怪的符号,像是某种密码。
?
徐砚深拿到纸条后立即去找密码专家。结果显示这是一种新型密码,与之前发现的六瓣樱花标记有关。
"需要密码本才能破译。"专家摇头,"可能是某本书。"
杜清晏突然想起什么:"由纪总是带着那本《唐诗三百首》!"
他们连夜比对,发现密码对应的是《唐诗三百首》的页码和行数。破译出的内容是:"月圆之夜,虹口公园,清风亭。"
这正是艺术节主会场的位置。
?
艺术节前一天,徐砚深带队暗中包围虹口公园。杜清晏和沈知意假扮成情侣在公园散步,重点监视清风亭。
傍晚时分,山口由纪果然出现。她穿着淡紫色和服,坐在亭子里看书。
突然,几个日本浪人冲进亭子,看似要调戏她。杜清晏正要上前解围,却被沈知意拉住:"等等,你看她的表情。"
由纪丝毫不慌,反而对浪人们说了句什么。浪人们立即鞠躬退下,动作整齐划一。
"是在测试安保反应。"徐砚深通过望远镜看得分明,"他们在摸清我们的布防。"
?
月圆之夜,艺术节如期开幕。虹口公园张灯结彩,中日官员齐聚清风亭。徐砚深穿着便衣混在人群中,杜清晏和沈知意则在制高点观察。
晚会进行到高潮时,由纪上台表演日本传统舞蹈。她的舞姿优美,但杜清晏注意到她的每个动作都在指向不同方向,像是在给什么人打信号。
"看东边楼顶。"沈知意突然低声说,"有反光。"
徐砚深立即带人包抄过去,却发现只是个普通的望远镜爱好者。等他们返回时,由纪的表演已经结束。
"声东击西。"杜清晏恍然大悟,"她的目标不是楼顶。"
这时,公园南侧突然传来爆炸声。众人急忙赶去,发现只是个爆竹摊意外失火。
等他们回到主会场,发现由纪和几个日本官员都不见了。
?
徐砚深立即下令搜查公园。在清风亭后面的人工湖里,潜水员打捞起几个密封的铁箱。里面不是武器,而是一台台精密的无线电设备。
"这是在测绘上海的地磁数据。"随行的专家震惊道,"可以用来校正远程炮击的坐标!"
杜清晏想起由纪舞蹈中的指向动作:"她是在标注测量点!"
沈知意突然发现节目单上有个节目被划掉:"由纪原本还有个独唱节目,为什么取消了?"
三人立即赶往由纪的宿舍,发现已经人去楼空。只在桌上留着一封信,信封上写着"杜先生亲启"。
信很短:"明月有时圆,有时缺。下次月圆时,希望能一起赏月。"落款处画着一朵六瓣樱花。
杜清晏翻过信纸,背面用密写药水显出一行小字:"小心身边人。明月非明月。"
?
徐砚深立即排查内部人员。在核查到新调来的通讯参谋时,发现他的背景有问题。
"这个李参谋的履历太完美了。"徐砚深指着档案,"每个时间点都严丝合缝,反而可疑。"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