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龙宫一行,虽未彻底敲开龙族紧守的门扉,但“万龙朝宗”的线索,已为地道复苏的宏图添上了至关重要的一笔。殷星将此信息暂存于心,深知欲行此仪,必先夯实基础。五行之源的收集,仍是当前最实际的步骤。
根据文道院整理的古籍与地脉勘测司的持续监控,东方尽头,那片被时空乱流与上古混沌气息笼罩的建木遗迹,被标记为“先天甲木之源”最可能的藏匿之地。建木,乃沟通天地人神之初代桥梁,其虽已崩摧,残骸中孕育出的木行本源,必是天下甲木之极致。
这一次,殷星带上了生命化身。甲木主生发,蕴含最磅礴的生机,生命化身的存在或许能起到关键作用。
穿越云海,抵达洪荒东极。眼前的景象令人心悸。原本应是无垠虚空之地,此刻却扭曲破碎,无数色彩斑斓的时空裂隙如同丑陋的伤疤遍布视野,缓缓蠕动,吞噬着光线与神识。更有一缕缕灰黑色的混沌气息,如同不甘散去的远古幽灵,在这些裂隙间穿梭流淌,散发出消融万物、重归虚无的意蕴。空间结构极不稳定,时而膨胀,时而坍缩,寻常大罗金仙踏入,恐怕瞬间便会被撕碎或放逐到未知时空。
这里便是建木倒塌后留下的遗痕,一处连时间都显得混乱的绝地。
殷星撑开混元道果光辉,稳固周身空间,生命化身则散发温润生命气息,中和着侵蚀而来的混沌气流。两人如同怒海中的孤舟,小心翼翼地穿梭于狂暴的时空乱流之间,循着那冥冥中一丝纯净而浩瀚的木灵指引,向着遗迹最深处前进。
越是深入,周围的景象越发奇异。破碎的空间碎片中,偶尔能看到一截干枯却依旧散发着古老气息的建木枝干,如同巨龙的骸骨,悬浮在乱流中。一些奇异的、依靠吸收混沌气息与破碎法则生长的植物,在这里扭曲绽放,它们形态怪诞,散发着不祥的气息,却又顽强地证明着生命的韧性。
不知过了多久,仿佛穿越了无数层空间褶皱,眼前豁然开朗。
一片相对稳定的空间中,一截最为粗壮、宛如山岭般的建木主干残骸横亘于此。残骸表面布满岁月的刻痕,却依旧保持着一种顶天立地的姿态。而在那主干断裂的核心处,一团柔和而纯粹的青色光辉静静悬浮,光辉中心,隐约可见一枚脉络玄奥、仿佛蕴含着一个世界生机的青色种子——那便是 先天甲木之源!
然而,如此重宝,岂容轻取。
就在殷星与生命化身靠近主干残骸时,那截巨大的建木主干仿佛活了过来,表面泛起层层涟漪青光。青光汇聚,化作一道高达百丈、由纯粹木灵之气构成的身影。它面容古朴,眼眸如同万年古井,周身缠绕着翠绿色的法则符文,气息与整个建木遗迹,乃至更遥远的洪荒森林隐隐相连。
“止步。”那身影开口,声音如同万木摇曳,带着古老而沧桑的韵律,“吾乃木灵尊者,秉承建木遗志,守护此源。此物维系此地生机平衡,亦为建木复苏之希望,不容外取。”
它并非凶神恶煞,话语中反而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坚守与责任。随着它的话语,周围那些扭曲的植物仿佛接收到指令,疯狂生长交织,瞬间形成一座无边无际、不断变化的林海迷宫,将殷星与生命化身困于其中。更有一种无形的领域展开,开始悄然汲取闯入者的生命精气。
殷星能感觉到,这木灵尊者的力量层次极高,虽未达混元,却凭借与建木遗迹的本源连接,能调动难以估量的草木之力。强行破开或许可行,但必是一场恶战,且可能损及那脆弱的甲木之源。
生命化身上前一步,面对木灵尊者,周身青莲虚影自然浮现,散发出比那甲木之源更加精纯、更加贴近生命本源的浩瀚生机。他没有释放攻击,而是将这股生机化作温和的波动,如同朋友间的低语,传递过去。
“尊者守护之心,吾能感知。”生命化身的声音空灵而温暖,直接作用于木灵尊者的灵识核心,“然,生命之意义,在于流动,在于滋养,而非固守一隅。建木已折,其志在沟通天地,滋养万物。今将此源困于此地,任其随遗迹一同在混乱中沉沦,岂是建木所愿?”
木灵尊者那古井无波的眼眸中,泛起一丝涟漪。它感受到生命化身身上那远超寻常生灵对生命本质的理解,那并非力量上的压制,而是境界上的共鸣。
“吾之职责,便是守护。”木灵尊者的意念依旧坚定,却少了几分最初的冰冷。
“守护,亦有不同。”生命化身继续传递意念,“狭隘之守,如同筑堤蓄水,终有溃决之日。广阔之守,当如江河入海,润泽四方。陛下欲取此源,非为私利,乃为滋养更广阔的洪荒天地,复苏沉寂之地道,稳定紊乱之轮回。此等功业,其所滋养之生灵,其所维系之平衡,远超此地一隅。此岂非另一种,更宏大的‘守护’?”
生命化身的意念中,蕴含着对草木枯荣、生命轮回的深刻感悟,以及对建木当年沟通天地、福泽众生壮举的敬意。这番交流,超越了力量与语言的层面,直指本源。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