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自己的房间,林风反锁房门,站在巨大的星空窗前,俯瞰着下方灯火通明的校园,脑海中飞速运转。
原本的计划,是优先通过接取军方任务,参与舰队作战,利用系统“蹭点数”机制快速积累改造点,同时赚取FC和战功点,双线并行兑换和购买墨凰的舰体材料。
这个方案,说好吧,也挺好,就是适合的任务太少了。
但现在,“学期末资源包”这个变量加入,彻底改变了林风原本的打算。
“第一学期结束……按照校历,还有大约三个月的时间。”林风计算着,“目标是Lv.20,获得第三个契约位。我现在是Lv.11,需要提升9级。”
这个目标极具挑战性。
寂核炁等级的提升越到后面越困难,不仅需要水磨工夫的修炼,往往还需要契机、感悟甚至是生死之间的压力。
寻常资质差的指挥官可能数年也难以跨越这九级。
但他有优势。无限寂核炁池让他可以不计消耗地进行高强度的修炼和战斗,极大缩短能量积累的时间。
穿越者灵魂与寂核炁的高亲和度,以及系统可能存在的隐性辅助,都让他拥有远超常人的潜力。更重要的是,他有了一个无比明确且迫切的动力。
“必须将等级提升作为未来三个月的首要目标!”林风下定决心,“一切行动,都要围绕快速升级来展开。”
盘古防大的课程不能落下,尤其是《寂核炁深度引导与精控理论》和《舰队战术基础》,这些是夯实根基、提升实战能力的关键。
机甲课程也不能放松,熟练掌握机甲不仅能增强自保能力,在未来的实战任务中也多一种应对手段。
但课余时间的安排,需要重新规划。
“高强度的寂核炁修炼是基础,必须保证每天足够的冥想和能量引导时间。”
“实战是提升等级最快的途径之一。不能完全放弃任务,但需要更有选择性。”
林风思路清晰起来:
“接取任务的原则需要改变:优先选择那些能提供高强度战斗、逼迫自身极限、有可能在战斗中寻求突破的陆地作战任务,而不是单纯为了刷改造点和FC。风险可控,但必须要有压力。”
“如果有舰队作战任务,目标跟以往一样,要尽可能在战斗中承担更重要的角色,甚至主导战局。同时,在舰上也要保持修炼。”
“毕竟系统的奖励依然重要。改造点可以用于兑换商城中的稀有部件或关键材料,弥补‘学期末资源包’可能不包含的特殊需求。”
“而任务奖励的【随机舰载机蓝图】或其他特殊物品,对于未来,尤其是墨凰具现出舰体后,舰载机能快速形成战斗力,价值巨大。”
“或许,可以主动去黎沙星寻找一些针对虫族或晶析体小型巢穴的清剿任务,那种任务通常战斗强度高,且允许小队模式参与。”林风思索着,“黎沙星……G-12区附近的虫族活动似乎又开始频繁了。”
他打开个人终端,再次浏览联邦任务库,但这次筛选的标准完全不同。他不再只看报酬和安全性,更关注“陆地战斗强度评估”、“敌方单位密度”。
做完这些,林风用个人终端铺开一张电子草稿,开始详细制定未来三个月的修炼与行动时间表。将课程、固定修炼、机甲训练、任务周期都精细规划,甚至预留出了应对突发状况和必要休息的时间。
看着这份排得满满当当的计划,林风非但没有感到压力,反而充满了斗志。
“Lv.20,第三个契约位……”他喃喃自语,目光仿佛穿透了星空,看到了未来那支由他指挥的、完全体的舰队,“三个月,必须做到!”
——
接下来的几周,林风如同上紧了发条的精密钟表,严格遵循着自己制定的计划。
校园生活节奏骤然加快。
除了每天清晨的早训。“铁兵”机甲的训练,他不再仅仅是完成基础科目,而是开始尝试极限操作,比如在复杂障碍场中保持最高速度穿梭,或者同时锁定并模拟攻击多个高速移动靶,将每一次训练都当作实战,竭力压榨自身的反应速度和寂核炁控制精度。
《寂核炁深度引导与精控理论》课上,他不再满足于理解原理,而是不断向讲师提问关于能量压缩、高频振荡输出、多线程并行控制等进阶技巧,展现出极强的求知欲。
课后,他更是泡在学校的寂核炁修炼静室,借助那里更佳的能量环境,进行长时间、高负荷的引导修炼,往往直到静室使用时限将至才浑身湿透地离开。
对于文化课和战术理论课,林风同样全力以赴。
他深知,强大的力量需要有智慧的头脑来驾驭。
赵教授的《舰队战术基础与案例分析》他听得格外认真,笔记做得密密麻麻,课后还经常与李奥、罗格讨论战术细节,对某些经典战例提出新的、有时显得天马行空却又不无道理的解读,让赵教授在惊讶之余,也对他投以更多关注的目光。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