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邀请道:"请李成分享一下此刻感受。"
原本打算简单致谢的李成,在看到台下张导得意的表情后改变了主意。既然对方先设局,他自然要回敬。
当李成露出意味深长的笑容时,张导突然感到不安。
"说实话,我从未想过能获奖,甚至没指望入围。"李成握着奖杯说道,"当初投资这部学生作品,只是不忍看他们的努力白费。五百万对我而言不算什么,但没想到这部被多数人看衰的小众电影,最终能收获十五亿票房,更意外能站在这里领奖。或许这就是好人有好报吧。"
众人闻言瞬间安静,全场陷入诡异的沉默。起初听李成开口,还以为他要客套几句,谁知这家伙压根不谦虚,字字句句都透着嚣张!五百万不算钱?不期待奖项?那何必反复强调十五亿票房和冠军头衔?最气人的是最后那句"找过很多人",分明在暗讽在座各位有眼无珠。张导面色铁青,在场被《夏洛特烦恼》拒绝过的演员更是脸色变幻,活像打翻的颜料盘。李成这招 ** 诛心,表面客客气气,实则句句扎心。
直播间弹幕却炸开了锅:
"绝了!李总这嘴开过光吧?专往痛处捅!"
"看他那嘚瑟样,就差把'不服来打我呀'写脸上了"
"台下明星集体表情管理失败现场"
"当初拒绝《夏洛特》的现在肠子都悔青了吧?"
"得罪谁都不能得罪李成,光这张嘴就能送人上热搜"
主持人见势不妙赶紧圆场:"作为爆冷斩获金鸡奖的黑马制片人,网友称您为点金圣手,您怎么看?"
"奇迹谈不上。"李成晃了晃奖杯,"就像张导要是票房十五亿,现在捧杯的就是他了。"
这话简直是往油锅里泼水!张导脸色煞白,没想到李成揪着票房不放。更绝的还在后头:"其实在座哪位有这个成绩都能站这儿,毕竟大家都觉得我只是走运。"台下被说中心事的明星纷纷低头。
"可惜——"李成突然提高声调,"老天爷就爱眷顾我,所以现在风光的是我,不是诸位。"
这番话说得啪啪作响,偏偏句句属实,噎得众人只能打落牙齿和血吞。但谁都清楚,这事没完。
张导反复强调《夏洛特烦恼》属于小众电影,这番言论让人不禁怀疑他的语文水平。但凡有点常识的人都明白,"小众"特指那些受众有限、未被广泛认知的作品。我倒要请教张导,这部广为人知的电影究竟符合哪一条标准?
此刻的张导只想尽快离场。李成也没指望他回应:"我并非刻意挑刺。事实上,在我看来,所谓主流电影和小众电影并无本质区别——它们本质上都是无用的存在。与科学相比,影视作品确实缺乏实际价值。"
"但或许正是这种'无用',恰恰构成了它们最大的价值。"
李成说完便转身离席。
这句改编自莫言诺贝尔获奖感言的结语,在会场激起强烈反响。有人听得云里雾里,有人则陷入深思。的确,相较于科学技术,文艺作品看似毫无用处。然而人类社会不仅需要物质发展,更需要精神滋养。电影等艺术形式正是承担着文化传承的重任——一个缺乏精神内核的民族注定是不完整的。
因此,这种"无用之用"反而成就了它们最珍贵的价值。前排的业界前辈们不约而同地望向这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谁都没料到他竟能道出如此深刻的见解。
(“我认为李爸爸想表达的是,文学艺术或许无法直接推动社会进步,但它能滋养人的精神世界,带来灵魂的升华。它让我们看到生活中不同的美好,丰富内心。如果一个人只追求物质享受而忽视精神需求,那会变成什么样呢?当然,这只是我浅薄的理解,李爸爸的话意味深长,远不止这些。”
“听你这么解释,我好像明白了!没想到我老公年纪轻轻就有这么深刻的见解,更爱他了!”
“我的理解不同。我觉得李成是在批评现在的娱乐圈。以前这个圈子还算纯粹,大家是真的热爱表演。但现在越来越浮躁,只看重外表,审美也被带偏了,什么主流、小众的标签层出不穷。李成大概是看不惯这种风气,才说了那些话。”
“说得对,现在的娱乐圈确实乌烟瘴气!不过《夏洛特烦恼》拿了奖,或许能带来一些改变?”
“仅靠一部电影想改变整个圈子很难,但我还是支持李成!”
“我也支持老公!”
“对,支持他!”
李成的话在直播间引发热烈反响,而金鸡电影节也接近尾声。有人悄悄离场,也有不少人被记者拦住采访。
李成无疑是焦点中的焦点——无论是获奖、怒怼张导的言论,还是最后那段引人深思的话,每一点都是爆点。
“李成,拿到最佳电影奖,你现在心情如何?”
“李成,你最后的发言是在批判娱乐圈吗?”
“李成,张导之前的言论会影响你未来的发展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