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渊接过珈蓝拿过来的自己凭记忆画出来绢帛地图平铺在方桌上。定了定心神朗声道:“隋炀帝此人好大喜功,自即位以来战事不断,大运河更是穷尽国力,劳民无数。征高句丽更是取死之道,就杨广的性格而言还会有二征,三征高句丽。无论失败还是胜利,都会给这个风雨飘摇的国家带来更为沉重的灾难。届时,各地会涌现出大大小小反叛势力,国家将大乱,百姓将流离失所,饿殍遍地。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财阀世家肆无忌惮的巧取豪夺,促使这个国家的分崩离析。这里,这里,这里,这里,这里都会出现势力占据为王。”文渊指着地图上的山西,陕西,河北,江淮,荆州等地,最后指向瓦岗寨:‘”届时瓦岗寨也将是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无论哪一股势力最后夺取天下,整个国家的百姓人口将急剧下降,十存二三就算很不错了。谁能争得天下呢?我想占据这两个地方的势力如果合为一家“文渊指点着陕西和山西说道:“晋阳东边有太行山系作为天然屏障,陕西有潼关作为天然屏障。太行潼关互为犄角,则中原如探囊取物,江南亦在俯仰之间!因此,第一个目标就图谋这两个地方,最少也要分裂两地势力的合并。此地,”文渊用转而指向荆州和襄阳道:“此地是南下的咽喉,乃锁钥之地,北控汉沔,南通潇湘,西扼巴蜀咽喉,东连吴会襟带。应及早派人经营此地。”
文渊稍作停顿,抬眼望去,只见众人皆直勾勾地盯着地图,仿佛被定住了一般,呆立原地。他见状,轻轻干咳了一声,打破了此刻的寂静:“既然如此,那咱们就来聊聊瓦岗寨。不妨从明年说起,明年,杨广将会第二次征讨高句丽。从他如今的一系列动作便能瞧出些苗头来,至于这一战能不能取胜,我不好断言。但我十分肯定,届时定会有人出来搅局。毕竟世家与杨广之间的利益已然产生了分歧。而被推出来捣乱的,极有可能是杨素之子杨玄感,就在此地 —— 黎阳,距离咱们瓦岗寨不过百里之遥。杨玄感身边有一位谋士,名叫李密,此人颇具才能。然而,杨玄感的反叛会很快以失败告终,到那时,他的败军之中,将会有一部分投奔瓦岗寨,这从地理位置上便能提前推断出来。倘若李密前来投奔,那无疑会加速瓦岗寨的发展壮大。”
说到此处,文渊脑海中突然闪过一个念头,他记起王伯当和李密似乎有着师生关系。好像王伯当现在还没有造反,也不是瓦岗寨的人。他心中一惊,赶忙及时收住话头,目光转向王伯当,不动声色地问道:“王寨主,您好像与李密相识吧?”
认识,” 王伯当很自然地回应道,“我们曾有过一段师徒之缘。老师他确实是个极为出色的人,才学出众,见识不凡,我从他身上获益良多。”
文渊微微点头,神色认真,继续说道:“嗯,李密此人确实极具领导才能,在战略谋划上也颇有眼光。待他来投瓦岗之后,必定会引导瓦岗寨向西发展。起初,这一决策大概率会让瓦岗取得重大胜利,然而,最终却也会在此处遭受重创。其中缘由其实很简单,自古中原地区就是各方势力的必争之地,那是天下的腹心所在,各方势力犬牙交错,局势错综复杂。倘若自身实力、战略布局,政治考量等方面没有准备充分,千万不可贸然进入。一旦陷入其中,稍有差池,便可能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文渊话音刚落,整个厅堂瞬间陷入一片死寂,所有人都沉浸在他方才那番话语所带来的震撼与思索之中,一时间,竟无人打破这份沉默。文渊见状,不着痕迹地给珈蓝递了个眼色。
就听一个清脆悦耳的女声在厅堂内响起:“公子,您方才讲的其他内容,我都能听明白,不过您说的这个‘政治考量’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这声音宛如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层层涟漪。众人纷纷回过神来,不住点头附和:“对对对,就是这个,这‘政治考量’到底指的是哪一方面啊?”
文渊深吸一口气,绞尽脑汁,试图用最通俗易懂的方式解释清楚:“我给大家举个例子吧,就像秦始皇统一六国,他所做的一系列举措,从本质上来说,就是政治活动。再比如,刚刚翟寨主提到,自瓦岗寨初建以来,一直被未来的发展方向所困扰,这其实就是缺乏政治眼光的一种体现。说实话,‘政治’这个词确实不太好解释。大家不妨这样理解,政治就是利益集团为了维护和扩大自身利益,运用各种各样的手段,在经济、军事、外交等各个领域,与其他势力进行互动、博弈、协调等活动的过程。” 文渊一边说着,一边在心里暗自叫苦,这丫头倒是机灵,可怎么突然问出这么个让人头疼的问题,实在是太难解释了。
这时,珈蓝眨了眨眼睛,若有所思地说道:“公子,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呢?一群人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对周围所有的势力和人,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策略,该武力对抗的就武力对抗,该除掉的就除掉,该合作的就合作,该拉拢的就拉拢,该收买的就收买。”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