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5年:火星探测器“玄鸟号”在奥林帕斯山北麓发现硅基文明遗迹。其能量矩阵核心的结构,竟呈现出与三星堆青铜神树惊人相似的量子拓扑特征。
与此同时,地球:基因伦理实验室中,融合了CRISPR-UTX强化编辑技术的胚胎干细胞,在培养皿内自发形成了青铜纵目面具状的蛋白质构象。
2040年:上海外滩的全息广告屏突遭未知信号劫持。着名物理学家杨振宁的AI模型投影突破了图灵测试4.0的限制,在黄浦江面凌空书写下方程式:`DμF^μν=J^ν`。
全球近27%的脑机接口使用者开始出现集体幻觉——他们的视觉皮层同步显现出刻有基因碱基序列的青铜器铭文幻象。
2045年:考古学家破译三星堆金杖纹路,发现其对应着一组基因驱动序列。更令人震惊的是,该序列与火星遗迹中已灭绝硅基文明的基因库存在高达79.3%的重叠率。
尤为关键的是,这些基因片段竟能激活人类胚胎中沉睡的端粒酶逆转录程序——这正是三年前被国际伦理委员会明令禁止的永生技术核心。
2047年:在柯伊伯带边缘的空间站内,人类首次观测到由暗物质构成的巨型青铜立人像。
其手掌纹路解析揭示:地球上所有重大基因编辑事件的时间节点,竟精确对应着三万年前尼安德特人基因库的突变峰值。
此刻,火星:探测器传回的最后影像中,硅基城市废墟正被经CRISPR编辑的噬菌体疯狂分解,化作一片青铜色的星尘,飘散于火星荒原。
---
在一系列颠覆性发现的同时,人类社会的科技水平迎来了井喷式发展:可控核聚变实现稳定运行,量子科技、纳米技术、航空航天及基因工程等领域均取得质的飞跃。
然而,技术越是登峰造极,人类越发感受到自身的渺小与局限。在久远到无法想象的过去,曾存在过远超当下认知的超级文明。
它们如今何在?科技的狂飙突进,带来的究竟是文明的升华还是毁灭的序曲?我们的未来将走向何方?是否终将步上那些失落文明的后尘,成为历史长河中的又一段尘埃?
这些问题,科学家在探索中践行,哲学家在困惑中思考,社会学家在变迁中研究,考古学家则在遗迹中不断叩问。
远古文明的消亡,已成为一个关乎人类命运的全球性课题。洞悉其规律,或许能为当下文明的发展提供至关重要的指引。有远见的国家开始从历史的尘埃中寻找答案,并前所未有地加强了彼此间的合作。
2049年:中国科学院率先成立“天枢遗策局”(简称天枢局),专门研究远古文明消亡规律,首任局长为考古界泰斗司星渊。随后,世界各主要国家纷纷效仿,成立了类似的考古局机构。
2054年:司星渊离奇失踪。
同年:龙虎山有道士宣称,依据最新破译的甲骨文指引,成功炼制出传说中的“渡劫金丹”。他在万众瞩目下试图“渡劫飞升”,却招来漫天雷云,最终在密集的闪电轰鸣中化为飞灰。
此后不久,全国各地陆续有人效仿“渡劫”,无一例外,皆在最后关头遭遇致命“雷劫”而失败。
2055年:经联合国大会审议通过,在中国天枢局基础上,整合全球相关机构,成立了“全球文明监测与保护委员会”(Global Civilization Monitoring & Conservation Commission, 简称GCMC)。为彻底消除地缘政治干扰,其总部设于南极洲东方站的深层地下实验室。
GCMC拥有极高权限:可调用全球TOP50的超算资源进行文物能量场建模;持有《人类文明安全公约》,可强制冻结全球任何遗址开发计划;必要时可调动联合国维和部队,甚至要求各国暂停军事活动以保护遗址。全球绝大多数重要考古遗迹、博物馆核心藏品及关键文物,均处于GCMC全天候实时数据监控之下。
…………
“真正的考古,是挖掘尚未发生的未来。”
十年了,司星墟反复咀嚼着父亲考古日志上的这句话。日志的内容,到此戛然而止。作为考古学界新一代的领军人物,司星墟坚信父亲此言绝非无的放矢。
十年前,父亲失踪后,司星墟毅然从已有建树的量子物理学领域转投考古,只为追寻父亲的足迹,探寻其下落。
连他自己都未曾预料,他在考古学上展现出非凡的天赋与敏锐的洞察力,接连完成一系列重大课题。例如,仅凭殷墟陶片便成功复原了失传千年的商代“复合范铸法”。他迅速崛起,成为天枢局最年轻的特级考古研究员——这个全球仅有七席的顶尖头衔。
————
青海,扎麻隆凤凰山。
传说中九天玄女诞生之地,山巅矗立着九天玄女祖宫。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