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无法完全理解那是什么,但所有看到那短暂而诡异画面的人,都感到一股寒意从脊椎窜起。那绝非自然界应有的景象,充满了难以言喻的邪异和危险。
“那里不对劲儿!”林海舰长的声音低沉而果断,压下了控制室内细微的骚动,“立刻撤退,保持与异常区域五海里以上安全距离。”
琉球舰开始谨慎后退。
就在这时,信号监测部门再次传来消息:“报告!检测到微弱的无线电信标信号,来源……就在那片异常区域边缘靠近我们的方向。信号编码识别……是‘维多利亚号’的黑匣子应急定位信标。”
“能回收吗?”
“距离稍远,但可以尝试用直升机吊放小型无人机进行抓取。”
风险很高,但黑匣子可能记录了一切。一架无人机被紧急派出,凭借着精准的操作,冒险快速掠过于异常区域的边缘,利用机械爪成功地抓住了那个漂浮在水面上、仍在闪烁着微弱红光的圆柱形黑匣子,迅速返回。
…………
琉球舰指挥中心内,气氛凝重得如同铅块。技术员小心翼翼地处理并下载了黑匣子(航行记录仪和舱声录音器)的数据。
记录仪最后那段影像在大屏幕上播放了出来:“鹦鹉螺号”接触冰晶后量子化消散;两艘潜航器被银灰色浆液捕获并最终被冰晶湮灭;“维多利亚号”被冰晶追上、船体逐一静默分解;伴随着船员们惊恐绝望的呼喊和最后死寂的噪音。
整个指挥中心鸦雀无声。
所有人都被这超越认知、如同噩梦般的场景震撼得无以复加。那绀碧色的冰晶,那银色的死亡之海,那静默的湮灭……这一切都指向了某种人类科技与常识无法解释的、极端恐怖的存在。
林海舰长深吸一口气,压下心头的悸动,他的职责和理智告诉他,这件事已经远远超出了普通海难或军事冲突的范畴。
他目光扫过手下军官们苍白的脸,沉声下达了一连串命令: “立刻将情况加密上报舰队司令部及最高指挥层。通知国际海事组织,以最高紧急事件标准,建议立刻封锁周边所有海域,禁止任何船只、飞行器靠近。呼叫科研支援,我们需要最顶尖的物理学家、海洋学家……任何能解释这鬼东西的专家。”
他停顿了一下,仿佛下一个命令重若千钧,然后清晰地补充道: “同时,启用最高保密线路,直接联系天枢局。注明事件等级:‘归墟’。”
“天枢局”三个字让几位高级军官脸色微变。从羲和到女魃,再到精卫,几乎他们参与的每一件事,都是直接关系人类命运的大事。
琉球舰继续保持着安全距离,如同一个警惕的卫士,远远地监视着那片看似平静、实则已化作噬人深渊的海域。更多的疑问和更深的恐惧,笼罩在每个人心头。
…………
琉球舰的直升机甲板上,旋翼卷起的狂风尚未完全停歇,司星墟已经带着他的探险队快步走下飞机。
他穿着标志性的卡其色探险夹克,脸上看不出太多表情,但眼神锐利如鹰,径直走向迎接的林海舰长,简单握手后没有任何寒暄。
“情况简报我看过了,带我去看原始记录。”司星墟的声音平稳,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紧迫感。
在琉球舰的作战指挥中心内,司星墟和队员们仔细聆听了林海舰长和声纳、通讯军官的详细汇报,随后反复观看了“维多利亚号”黑匣子记录下的那令人脊背发凉的毁灭影像。
当播放结束,舱内一片沉寂。司星墟的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控制台面。
“不是简单的能量武器或空间传送……”司星墟喃喃自语,他的眼神锐利,仿佛要穿透屏幕,看清那绀碧色冰晶的本质。
“这种湮灭方式……静默、彻底、近乎法则层面上的‘删除’……林舰长,我们看到的可能不是攻击,而是一种……技术的副作用。”
他带来的团队——包括理论物理学家和量子信息专家——立刻围绕现有数据展开了激烈讨论。
黑匣子的记录虽然震撼,但缺乏关键数据:冰晶内部能量场的确切性质、湮灭发生时的粒子级变化、以及那银灰色浆液的物理参数。
他转向林海:“林舰长,我们需要更直观、更精确的一手数据。被动观察和猜测只会让我们永远处于劣势。”
林海神色凝重:“你的意思是?”
“做一个可控的‘诱饵’实验。”司星墟语气果断,“找一艘废弃但结构完整的船只,最好是钢铁船体,布置上我们最先进的监测设备,然后,将它送入那片异常海域,主动吸引一枚冰晶靠近,记录下从接触到湮灭的全过程,以及周围水域变化的每一个细节。”
“我们需要近距离‘看’一次,不是用肉眼,而是用所有我们能动用的尖端仪器,去测量、去分析。我们要知道它是什么,而不仅仅是它做了什么。”
这个提议极为大胆,甚至有些疯狂。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