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星墟凝视着那片重归虚无、却已被标记的空间,声音低沉而清晰:“玄女,最高优先级。整合目前采集到的所有数据流——引力梯度、量子退相干模式、时空曲率褶皱,以及万象锲交互反馈的所有高频振动谱。我要知道,这个东西……到底是什么。”
玄女的响应几乎没有延迟,但平稳的合成音中似乎注入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凝重。“指令确认。数据流整合中……启动跨维度信息特征比对算法。”
全息主屏幕上,来自不同传感器的数据洪流开始交汇,被拆解成最基础的数学语言,又与数据库中海量的文明遗迹数据进行疯狂比对。进程条飞速滑动。
几秒钟的沉默被拉得无比漫长。
突然,比对进程戛然而止。屏幕中央弹出一个巨大的、不断自我旋转的复杂几何结构,其形态超越了三维直觉,仿佛一个多维空间的投影,犹如一块不断变形的绸缎一样,散发着幽蓝色的微光。
“识别到匹配项。”玄女的声音响起,其音调出现了一丝极其细微但确凿无疑的抬升,那是她在处理颠覆性信息时的特征。
“检测到显着的高维信息拓扑特征。该特征与数据库深层归档中标记为‘幽天’的文明遗迹碎片所蕴含的数学语言,匹配度达到99.97%。结论:确认该异常造物为幽天文明的高维技术产物。”
房间里响起一片压抑的吸气声。
玄女的汇报仍在继续,冷静地列举着这造物的可测量特性:“初步物理分析:该造物表现出极强的、非局域性量子纠缠特性。其信息储存密度超越现有任何理论模型上限,初步估算其微观结构可在普朗克尺度下编码宇宙级信息量。其生成机制与能量-物质转化模型完全相悖,彻底超出本机理解范畴。最终成分判定:其为一种经由未知强相互作用力‘编织’或‘编程’而成的结构化暗物质。”
“结构化暗物质……”司星墟重复着这个词,目光从屏幕上的“绸缎”移向那片被标记的虚无,眼中闪烁着恍然大悟与极致震撼交织的光芒。
“完美到极致的反物质能量操控,匪夷所思的物理常数改写……我明白了。幽天文明根本不是什么简单的能源大师……”
他顿了顿,找到了最贴切的比喻:“他们是反物质领域的艺术家。不,甚至是……神只。那场爆炸也不是什么事故或攻击,而是一场……创作。”
他的声音因自己的推论而带着一丝颤抖,“反物质爆炸瞬间产生的庞大能量,被一种我们无法想象的技术绝对精确地操控着。其目的并非毁灭,而是在那个瞬间,于爆炸中心的绝对奇点内,强行扭曲了局域的物理常数,创造出一个短暂存在的、违背宇宙常规的‘能量织机’。”
他猛地看向那片空间:“眼前这个东西,这个高维暗物质造物,就是那台‘织机’在当时编织出的‘绸缎。它是那场终极能量艺术表演后,留下的唯一‘作品’,也是能量缺口的最终去向。”
“逻辑链成立。”玄女确认道,“正在将‘反物质能量织机’假说、‘局部物理常数改写’事件与‘高维暗物质造物生成’进行因果关联……构建统一场论模型,尝试解释该过程……”
全息屏上,一个复杂的动态模型开始生成。它以那场完美的球形爆炸为起点,可视化地展现出如何利用极致操控的反物质湮灭能量,瞬间“撬动”了微观维度的物理规则,像一只无形的手般将不可见的暗物质粒子“捻”成丝,“织”就了一片承载着幽天文明技术与意志的、既存在又不存在的“暗物质绸缎”。
模型运行着,但其核心区域依旧是一片巨大的、打着问号的混沌——幽天文明究竟用了怎样的“数学公式”来实现这一切,依旧是一个深不可测的谜。
司星墟看着那不断尝试又不断失败的建模过程,缓缓吐出一口气。他们触摸到了真相的边缘,但这边缘之外,是更令人敬畏的、属于神级文明的深邃黑暗。
“我们找到的,不止是一个物体,”他低声对队员们说,更像是在对自己说,“我们找到的,是幽天文明留下的一张……名片的碎片。”
……
全息屏幕上,无数复杂的数学模型飞速流转、碰撞、又自我瓦解。能量曲线、概率云图、维度拓扑结构交替闪现,如同一场无声的智力风暴。玄女调动着前所未有的算力,试图将破碎的线索编织成一个连贯的叙事。
终于,在不断试错与迭代后,屏幕中央的动态模拟逐渐稳定下来,形成了一个虽然仍有大量未知参数、但逻辑链条已能自洽的理论模型。
模型可视化演示开始
1. 起源:深空脉冲
模型的起点,是一道来自奥尔特云之外、源自幽天文明遗迹的特殊量子脉冲。这道脉冲以人类无法理解的方式穿越广袤空间,精准命中日内瓦的能量中枢。
2. 第一阶段:创造“织机”
脉冲的第一个作用,如同一个绝对精准的引爆指令,瞬间破坏了日内瓦反物质熔炉的约束场,引发反物质湮灭爆炸。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