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隼”的残骸冰冷地躺在工作台一角,扭曲的弩身如同某种无声的控诉,提醒着凌皓不久前那场生死一线的袭击。强敌环伺,杀机四伏,根部的冷酷、宇智波内部激进派的恶意,如同无形的绞索,正在缓缓收紧。制作更强力、更隐蔽的保命手段,已不再是未雨绸缪,而是生死攸关的必然选择。
用户的提议与他此刻迫切的需求不谋而合——将那些不稳定的属性碎片与初步验证可行的符线集成电路结合,制作可控的触发式爆炸物!这思路如同黑暗中的一道闪电,瞬间照亮了他技术储备库中的关键拼图。
(注:符线集成爆炸物构想,其可行性建立在三大支柱之上:其一,是凌皓已成功验证的基础符线集成技术,即利用查克拉丝线铭刻微型符文,构建可实现简单能量流动与功能控制的回路;其二,是炼妖壶炼化战场残骸、妖魔皮革等特殊素材后,得到的各种蕴含狂暴能量的属性碎片(如“狂暴雷核”、“裂风碎片”、“阴蚀能量结晶”等),这些碎片能量密度高但极不稳定;其三,是来自宇智波古老结界卷轴中关于能量约束与引导的零星理论支持。目标是将危险的能量碎片视为“弹药”,通过精密的符线回路实现“安全储存”、“精准触发”和“定向释放”,从而诞生一种远超传统起爆符的、具备战术灵活性的新型爆炸物。)
思路清晰明朗,但执行之路却布满荆棘。最大的技术难点在于:如何用目前尚且粗糙、稳定性有限的符线回路,去安全地约束那些如同脱缰野马般的能量碎片? 任何微小的失误,都可能在制作过程中引发灾难性的能量失控。
凌皓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如同最精密的机械,开始一步步规划。他深知首次实验的重要性,必须选择风险相对可控的对象。在炼妖壶空间内那些闪烁着危险光芒的碎片中,他最终挑选了相对“温和”的 裂风碎片 。这块碎片蕴含的是混乱但攻击范围相对集中的风属性查克拉,触发后主要产生切割性的风刃,而非毁灭性的爆炸,即便失控,后果也相对容易承受。
他取出一粒仅有米粒大小、表面萦绕着微弱气旋的裂风碎片,将其置于特制的固定夹具上。深呼吸,将意识沉入“灵犀入微”状态,双勾玉写轮眼悄然开启,碎片在他视野中被无限放大,内部那混乱无序的能量流如同湍急的河流般清晰可见。
接下来是最关键的一步:在碎片表面铭刻微型能量约束符文。这要求他将查克拉凝聚成比发丝更细的“刻刀”,在极度不稳定的能量场上进行微雕。精神力必须高度集中,指尖的稳定性不能有丝毫差错,否则就如同在即将爆炸的炸药桶上点火。
他屏住呼吸,指尖缓缓靠近。炼妖壶那丝微弱的真灵似乎也感知到了此处的风险,传递来一股清凉的意念,并非直接干预,而是如同最精密的陀螺仪,帮助他稳定那微不可察的指尖震颤。这种感觉玄之又玄,仿佛有一个经验无比丰富的匠师在冥冥中扶着他的手。
一点,一划,一勾……查克拉丝线如同绣花般在碎片表面游走,一个结构复杂、旨在形成内部能量力场、暂时禁锢碎片的微型符文逐渐成型。整个过程耗时近一个小时,凌皓的额头布满了细密的汗珠,精神力消耗巨大。
当最后一笔落下,符文骤然亮起微光,碎片表面那躁动的气旋仿佛被无形的枷锁束缚,渐渐平息下来,变得稳定而内敛。
“成功了!”凌皓长长舒了一口气,几乎虚脱。这第一步,也是最危险的一步,总算迈过去了。
紧接着,他动用之前精心锻造的、导能性最佳的暗金色导能丝,开始构建触发回路。这一次,他追求的是绝对的可靠性和多重保障。他设计了一个双重保险触发结构:
1. 物理触发线:采用一段极其纤细但韧性极强的导能丝,一端直接连接在能量约束符文最脆弱的节点上,另一端预留出触发接口。当受到足够大的拉力或剧烈震动时,这根丝线会物理性地扯动节点,直接破坏约束符文的结构,引发爆炸。这是最直接、最不易被干扰的触发方式。
2. 查克拉触发符文:在物理触发线旁并联一个微型的信号接收符文。该符文被设定为只对一种凌皓独有的、极其特殊的查克拉频率产生反应。当凌皓远程输入该频率的查克拉信号时,接收符文会瞬间过载,产生一股微小的爆破性能量,从内部破坏约束符文。这种方式更隐蔽,适合主动攻击。
两条独立的触发路径,最终都汇合于同一个目标——瓦解能量约束符文。这种设计大大降低了哑火或误触的风险。
触发回路构建完成后,便是封装。他选用多层经过炼妖壶微弱强化的薄钢片,将核心的符线-碎片组件严密包裹起来,如同制作一个微型的罐头。但在封装时,他运用了从结界卷轴中学到的“能量导向”思路,刻意将其中一个方向的钢片打磨得相对薄弱,并内部蚀刻了简易的导流槽,期望爆炸的能量能主要从这个方向宣泄出去,实现定向爆破,增强杀伤效率并减少对使用者的波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