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棺凶兽的暴动被彻底镇压,静滞回廊重归死寂,甚至比以往更加压抑,彷佛连空气都凝固了。黑袍无面人那毫不留情的雷霆手段,再次昭示了其绝对的权威。但对林凡而言,这次混乱却像在密不透风的墙上,撬开了一丝微不可察的缝隙。
他的全部心神,都沉浸在对那一闪而逝的空间褶皱的分析中。规则透镜将那一刻捕捉到的所有细微数据——空间曲率的异常变化、能量纹理的断裂、以及那股令人心悸的混乱虚无气息——全部复原,在源代码空间内构建出一个极其复杂且不稳定的动态模型。
这模型如同风中残烛,随时可能崩溃,但它确实存在。林凡反覆“观摩”着褶皱形成与消失的过程,试图理解其背後的机制。
这绝非常规的空间传送门或裂痕。它没有稳定的结构,更像是一种极致力量强行干涉现实空间後留下的“伤疤” 或 两个截然不同时空维度勉强接触时产生的“摩擦痕迹”。那股混乱与虚无的气息,表明褶皱连通的地方,其物理规则可能与当前所知的一切宇宙都迥然不同,甚至可能存在规则真空或规则乱域。
这印证了他对“混乱象限”的推测。那个地方,是连黑袍无面人都需要动用高权限指令进行监控或干预的危险区域。
然而,危险往往伴随着机遇。这种不稳定的、非正常的空间连接点,既然能被强行打开一次,就有可能再次出现。而且,正因为其不稳定和非常规,它很可能游离於静滞回廊严密的监控网络的边缘或盲区。
一个疯狂的念头在林凡的数据核心中滋生:能否……主动刺激或模拟这种空间褶皱,制造一个短暂的逃逸窗口?
这个想法如同野火般蔓延。他立刻开始可行性推演。
首先,需要能量。打开这种层级的空间褶皱,所需能量是天文数字,绝非他现在这残破状态能够提供。直接能量注入这条路行不通。
其次,需要钥匙。这种褶皱的产生必然遵循某种特定的空间规律或共鸣条件,就像需要特定的频率才能打开共振锁。他需要找到这个“频率”。
他将目光投向了那条能量管道,以及管道中分离出去的、输送秩序能量的辅助管道。黑袍无面人的加密指令流、秩序能量的流向、空间褶皱的出现……这三者之间,是否存在某种隐秘的联系?是否秩序能量的某种剧烈波动,或者黑袍势力的某种干预行为,会与静滞回廊的空间结构产生特定共鸣,从而诱发这种褶皱?
如果是这样,那麽“钥匙”可能就藏在能量管道系统的运行数据中,或者与那秩序能量本身有关。
他再次尝试与隔壁的水晶生物进行隐秘沟通,这次重点询问关於“空间异常”和“能量管道剧烈波动可能引起的空间效应”。
水晶生物的回应带着深深的忌惮:【空间褶皱……那是‘边界疤痕’……是无面者强行连接‘收容区’与‘废墟海’留下的创口……极不稳定……充满了归墟之力……触之即溃……】
【能量管道的剧烈波动……尤其是当‘铸炉’超负荷运行……或从‘废墟海’抽取高浓度异种能量时……确实可能引发局部空间震荡……但……那通常是毁灭性的……】
“收容区”?“废墟海”?“归墟之力”?
水晶生物透露出的新名词,让林凡对这个地方的认知更加清晰,也更加惊悚。静滞回廊所在的区域被称为“收容区”,而那个空间褶皱连通的“混乱象限”被称为“废墟海”,似乎是一个充满毁灭性能量的垃圾场或古战场?而“归墟之力”显然是指那种混乱虚无的气息。
关键信息在於:能量管道的剧烈波动,确实可能引发空间震荡!
林凡心中有了计较。他无法制造足够的能量波动,但他可以尝试模拟那种能够引发空间共振的特定波动频率!就像用音叉引起另一个相同频率物体的共鸣一样,他不需要提供全部能量,只需要提供那个关键的“频率”,或许就能藉助管道系统本身固有的能量,撬动空间结构!
这个计划的核心在於两个字:共振。
他开始全力分析规则透镜记录下的、空间褶皱出现前後,能量管道以及整个静滞回廊基础力场的所有频谱数据。这是一项浩大而精密的工程,需要从海量噪音中提取出那个关键的特徵频率。
源代码空间超负荷运转,0和1的代码流如同瀑布般奔涌。馄沌丹胚也微微震颤,以其对规则的亲和力辅助进行筛选和感应。
与此同时,他也没有放松对外界的警惕。噬魂妖那边暂时没有动静,似乎还在消化“毒饵”。但林凡能感觉到,那团黑雾的活性正在缓慢恢复,留给他的时间不多了。
而黑袍无面人,在镇压石棺凶兽後,似乎加强了对整个“收容区”的巡逻力度。那种冰冷的注视感,比以前更加频繁地扫过回廊。
压力与日俱增。
就在林凡全力攻关“共振频率”时,一个意外的发现,给他带来了新的思路。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