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33旅驻地的操场上,红旗招展,士兵们列队整齐,军容严整。经过扁担山阻击战和防线保卫战的洗礼,这支部队褪去了撤退时的狼狈,多了几分铁血劲旅的锐气。林文澜穿着刚熨烫平整的军装,站在队伍前方,目光扫过一张张熟悉的脸庞——赵大虎的脸上还留着战斗时的伤疤,李大海的手因为握枪太久,指节泛着红,士兵们的眼神里,都透着对荣誉的渴望。
“立正!”随着一声口令,全场瞬间安静下来。远处传来马蹄声,师部特派的传令官带着两名卫兵,骑着高头大马疾驰而来,马背上的皮质公文包上,印着醒目的“陆军总司令部”字样。
传令官翻身下马,走到林文澜面前,立正敬礼:“林旅长,奉委员长令,特来宣读对33旅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的表彰令,并颁发奖励!”
林文澜率领旅部军官立正回礼,操场上的士兵们屏住呼吸,目光紧紧盯着传令官手中的公文包——那里面装着的,是他们用鲜血换来的荣誉。
传令官展开表彰令,洪亮的声音在操场上回荡:“查陆军第33旅旅长林文澜,于淞沪会战蕴藻浜防线,率部坚守阵地七日,组织敢死队夜袭日军补给线,击毁日军火炮十二门,歼敌三百余,为友军撤退争取关键时间;南京保卫战期间,于三庙街以二百七十人阻击日军一个联队三日,救下平民百余人,后于中央金库收拢溃兵千余,保护平民八百余安全撤离,功绩卓着,忠勇可嘉。”
“现传令:晋升林文澜为陆军少将,授予‘宝鼎勋章’一枚;33旅记集体大功一次,授予‘抗日先锋旅’锦旗一面;阵亡士兵追赠‘抗日英烈’称号,家属由政府发放抚恤金;负伤士兵晋升一级军衔,发放疗养补助金。另调拨步枪一千支、重机枪二十挺、迫击炮十门、弹药五万发,补充33旅战力!”
话音落下,操场上爆发出雷鸣般的欢呼声。士兵们举着枪,高喊着“杀鬼子!保家国!”,声音震得周围的树木都微微晃动。赵大虎激动得满脸通红,用力拍了拍身边李大海的肩膀:“咱们旅长升少将了!33旅有救了!”
传令官将“宝鼎勋章”佩戴在林文澜胸前,又将“抗日先锋旅”的锦旗递给他,语气郑重:“林少将,委员长特别嘱托,希望你能带领33旅,继续奋勇杀敌,为国家再立战功!”
林文澜双手接过锦旗,高高举起,对着全场士兵喊道:“兄弟们!这枚勋章、这面锦旗,不是我一个人的荣誉,是咱们33旅全体弟兄用鲜血换来的!是死去的同胞用生命换来的!”他的声音带着哽咽,目光扫过队列中那些带着伤的士兵,“咱们不能辜负委员长的信任,不能辜负死去的弟兄!从今天起,咱们更要好好训练,狠狠杀鬼子,把他们赶出中国,为同胞报仇!”
“杀鬼子!报仇!”士兵们齐声呐喊,气势如虹。
表彰仪式结束后,师部调拨的武器装备也陆续运到。士兵们围着崭新的步枪、重机枪,兴奋地抚摸着枪身,有的甚至当场架起机枪,朝着远处的靶场试射,“哒哒哒”的枪声在驻地回荡,满是压抑不住的喜悦。
陈秀兰带着医疗队的妇女们,提着熬好的鸡汤来到操场,给士兵们盛汤。她走到林文澜面前,看着他胸前的勋章,笑着说:“林少将,恭喜你!这勋章戴在你身上,真威风!”
林文澜笑了笑,摘下勋章,递给陈秀兰看:“这勋章上,有咱们33旅每一个弟兄的血,也有南京百姓的期盼。我得戴着它,多杀鬼子,才对得起这份荣誉。”
陈秀兰接过勋章,轻轻抚摸着上面的纹路,眼神里满是敬佩:“你放心,我们会好好照顾伤员,让弟兄们都能养好伤,再上战场杀鬼子!”
当天晚上,33旅驻地举办了简单的庆功宴。没有大鱼大肉,只有一锅炖肉、几碟咸菜和自酿的米酒,但士兵们吃得格外香甜。林文澜端着酒碗,走到每一桌前,和士兵们碰碗:“兄弟们,今天的酒,敬死去的弟兄,敬活着的同胞,敬咱们能多杀鬼子,早日把他们赶出去!”
士兵们纷纷端起酒碗,一饮而尽。李大海放下酒碗,大声说:“旅长,有了新武器,下次再遇到日军,咱们肯定能打个更大的胜仗!”
赵大虎也跟着说:“没错!上次山田联队被咱们打退,这次有了重机枪和迫击炮,咱们正好跟他们再较量较量,救出松井一郎那个俘虏,让他看看咱们33旅的厉害!”
林文澜点了点头,眼神变得严肃:“日军肯定不会善罢甘休。这次咱们受奖,装备得到补充,日军只会更把咱们当成眼中钉。接下来的日子,咱们更要加强训练,特别是新补充的武器,一定要让弟兄们尽快掌握,做好随时战斗的准备。”
士兵们纷纷点头,没人再说话,只是默默地喝着酒,心里都憋着一股劲——要让日军知道,中国军人不好惹,33旅不好惹!
而此时的日军第13师团师部,荻洲立兵中将正看着手中的情报,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情报上写着:“中国军队33旅旅长林文澜晋升少将,获‘宝鼎勋章’,部队补充大量武器装备,士气高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