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8月15日-8月16日·长沙金井镇)
一、重炮阴影下的阵地
8月15日的清晨,金井镇的天空被一层厚重的乌云笼罩,空气沉闷得让人喘不过气。李根生站在镇东的了望塔上,手里的望远镜紧紧贴着眼眶,视线死死锁定着湘北岳阳的方向——根据侦察兵传回的情报,日军增援的第3师团重炮部队,已于昨日傍晚抵达岳阳营地,数十门150毫米重型榴弹炮正朝着金井镇方向缓缓推进。
“连长,风有点不对劲。”张彪站在了望塔下,仰头大喊。他手里攥着一面小旗,旗帜被风吹得朝着阵地方向倾斜,“这风向要是不变,日军要是用重炮轰炸,炮弹的落点会更精准。”
李根生放下望远镜,眉头紧锁。150毫米重型榴弹炮的威力,他比谁都清楚——前几日日军用的75毫米山炮,就能将战壕炸塌大半,要是换成重炮,整个阵地恐怕都会被夷为平地。他快步走下了望塔,对身边的通讯兵大喊:“通知各连,立刻疏散战壕里的士兵,在阵地后方挖掘防炮洞,深度至少三米,宽度能容纳十个人!”
士兵们刚忙碌起来,远处的天际线突然出现了一排排黑点——那是日军的侦察机,正低空掠过阵地,显然是在为即将到来的重炮轰炸标定坐标。“隐蔽!”李根生一把将身边的新兵王小虎按进旁边的弹坑,话音未落,侦察机的机枪就朝着地面扫射过来,子弹打在了望塔的木柱上,木屑飞溅。
王小虎是昨天刚抵达的新兵,十七岁的年纪,脸上还带着稚气,双手因为紧张而紧紧攥着步枪,指节发白。“连、连长,鬼子的飞机好凶……”他的声音带着颤抖,眼神里满是恐惧。
李根生拍了拍他的肩膀,语气沉稳:“别怕,侦察机打不着咱们。等会儿重炮来了,记住,一定要躲进防炮洞,不管外面多响,都别出来。”
王小虎似懂非懂地点点头,目光却不由自主地望向岳阳方向——那里,正传来越来越清晰的炮车轰鸣声,像一头蛰伏的巨兽,正缓缓亮出獠牙。
中午时分,日军的重炮部队终于抵达了预定阵地。透过望远镜,李根生能看到几十门重型榴弹炮整齐地排列在公路旁的空地上,炮口直指金井镇阵地。几名日军士兵正忙着调整炮位,将炮弹塞进炮膛,阳光照在炮身上,泛着冷硬的金属光泽。
“各单位注意!日军重炮准备就绪,做好防炮准备!”李根生对着通讯器大喊,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阵地上的士兵们纷纷钻进刚挖好的防炮洞,手里紧紧攥着武器,等待着暴风雨的来临。
二、炼狱般的重炮洗礼
下午两点,一声刺耳的哨声划破天际——日军的重炮轰炸,开始了。
第一发炮弹带着尖锐的呼啸声,从岳阳方向飞来,像一颗流星砸向金井镇正面防线。“轰——”的一声巨响,大地剧烈震颤,仿佛要被撕裂一般。战壕瞬间被夷为平地,泥土与碎石如暴雨般倾泻而下,防炮洞的顶部被震得簌簌掉土,士兵们紧紧抱着头,耳朵里嗡嗡作响,什么都听不见。
紧接着,第二发、第三发……无数炮弹如雨点般砸在阵地上,整个金井镇仿佛被投入了熔炉。正面防线的鹿砦被直接炸成粉末,反坦克地雷区被炮火覆盖,地雷接二连三地爆炸,掀起阵阵浓烟;镇西的重机枪阵地被一发炮弹直接命中,重机枪被炸得飞了起来,机枪班的士兵们瞬间被埋在泥土里;临时救护所的帆布棚被炮弹碎片划破,药品箱翻倒在地,药瓶摔得粉碎,药水混着泥土流淌。
“咳、咳咳……”防炮洞里,王小虎捂着嘴剧烈咳嗽,脸上沾满了尘土。他能感觉到防炮洞在剧烈摇晃,仿佛下一秒就要坍塌。身边的老兵拍了拍他的背,指了指自己的耳朵,又指了指外面——意思是炮声太大,别说话,保存体力。
李根生所在的防炮洞,位于镇东阵地的中心位置。他靠在洞壁上,手里紧紧攥着通讯器,却只能听到里面传来的刺耳杂音。他知道,此刻阵地上的通讯已经被炮火切断,各连之间失去了联系,只能各自为战。
“连长,我们得出去看看!”张彪的声音带着嘶吼,他的耳朵被震得流出血来,却依旧挣扎着想要出去,“重机枪班还在外面!”
“不行!”李根生死死按住他,“现在出去就是送死!等炮声停了再说!”
炮声持续了整整两个时辰。当最后一发炮弹落在阵地外围时,整个金井镇已经看不到一块完整的土地——原本坚固的战壕变成了深浅不一的弹坑,防炮洞的顶部多处塌陷,阵地上的树木被拦腰炸断,只剩下光秃秃的树干,焦黑的土地上,散落着武器残骸和士兵的遗物,空气中弥漫着硝烟、尘土和血腥的混合气味,让人窒息。
炮声刚停,李根生就率先冲出防炮洞。眼前的景象让他心头一紧——正面防线已经完全被毁,赵山河带领的3营士兵正从坍塌的防炮洞里爬出来,每个人都浑身是土,有的被埋在泥土里,只露出一只手,战友们正拼命地用手刨土救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