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晋西,寒风卷着枯草掠过侯马以北的阵地,林文澜的望远镜里,日军第37师团的军旗在晨雾中若隐若现。三天前,王小虎的特战团传回密报:日军集结了两个步兵联队、一个坦克中队,外加三门150毫米榴弹炮,主攻方向锁定侯马以北的1师防线;晋绥军61军则在以南隘口集结,号称“配合日军清剿”,实则暗藏保存实力的心思。
“军长,日军开始炮击了!”参谋的呼喊打断了林文澜的沉思。话音刚落,远处传来沉闷的炮声,炮弹带着尖啸落在1师的战壕里,掀起漫天尘土。林文澜放下望远镜,快步走向指挥台:“给1师林文斌发报,让他沉住气,日军炮击后必是坦克冲锋,把巴祖卡火箭筒集中到前沿,优先打领头坦克!”
此时的1师阵地,已是一片火海。日军的150毫米炮弹砸毁了多处战壕,泥土混合着弹片飞溅,士兵们蜷缩在防炮洞里,听着头顶的轰鸣声,手指紧紧扣着M1伽兰德步枪的扳机。林文斌蹲在指挥部的掩体后,头盔上沾着泥土,通讯兵正扯着嗓子喊:“师长!三团阵地被炮火覆盖,通讯暂时中断!”
“让二团派通讯兵跑步联系三团!”林文斌抓起一支汤姆逊冲锋枪,“告诉各团,炮击一停,立刻回到阵地,日军坦克一上来,火箭筒手先上,步兵跟进打掩护!”
果然,一刻钟后,炮击骤停。日军的九七式坦克排成一字纵队,朝着1师阵地碾压过来,后面跟着密密麻麻的步兵。“打!”随着三团团长的呐喊,阵地上的美式重机枪率先开火,子弹像暴雨般扫向日军步兵,可坦克的装甲太厚,重机枪子弹打在上面只留下一个个弹痕。
“火箭筒手!上!”两名火箭筒手抱着巴祖卡,从战壕里跃出,朝着领头的坦克冲去。日军的机枪立刻锁定他们,一名士兵中弹倒地,另一名咬牙冲到距离坦克五十米处,扣下扳机。火箭弹呼啸而出,正中坦克侧面,“轰”的一声,坦克冒起黑烟,停在了原地。
“好样的!”士兵们欢呼起来,可更多的坦克接踵而至。1师的巴祖卡火箭弹本就不多,不到半小时,就只剩五发。林文斌看着不断逼近的坦克,心里一沉——再这样下去,阵地迟早要被突破。
就在这时,林文澜的电报到了:“独立旅已北上支援,八路军386旅772团将牵制晋绥军,务必坚守至援军抵达!”林文斌精神一振,立刻下令:“各团收缩防线,利用战壕和反坦克壕阻滞坦克,等独立旅到了,我们再反击!”
日军见1师防线收缩,以为对方即将溃败,进攻更加猛烈。一辆坦克突破了前沿战壕,朝着指挥部方向冲来。林文斌亲自端起汤姆逊冲锋枪,带领警卫排冲了上去。士兵们纷纷扔出手榴弹,借着烟雾,朝着坦克履带扔炸药包。“轰”的一声,坦克履带被炸断,瘫在了战壕边。
可日军的步兵趁机冲进了战壕,双方展开了白刃战。林文斌挥舞着军用匕首,与日军士兵拼杀,身上的军装被鲜血染红。他看着身边的士兵一个个倒下,眼中布满血丝——独立旅再不来,1师真的要拼光了。
与此同时,侯马以南的隘口,晋绥军61军军长正看着北面的炮火,犹豫不决。他接到阎锡山的命令,要“佯攻牵制101军”,可又怕真的和101军拼起来,损耗自己的实力。就在他磨蹭时,远处传来枪声——八路军386旅772团赶到了。
“军长,八路军来了!”参谋慌张地报告。61军军长脸色一变,他知道八路军的战斗力,要是被缠住,肯定讨不到好。他立刻下令:“撤!别跟八路军纠缠,保存实力要紧!”晋绥军士兵本就不愿作战,听到撤退命令,纷纷转身就跑,原本的“牵制进攻”,成了一场闹剧。
北线的独立旅终于赶到了。李建国带着士兵们从日军侧翼发起进攻,机枪和迫击炮的火力瞬间压制住了日军的势头。林文斌见状,立刻组织1师剩余士兵发起反攻:“弟兄们!援军到了,跟小鬼子拼了!”
士兵们士气大振,从战壕里冲出,朝着日军杀去。日军腹背受敌,进攻势头被遏制,被迫后撤了一里地。可日军指挥官不甘心失败,下令调来榴弹炮,准备再次炮击。
就在这危急关头,王小虎的特战团传来捷报——他们深入日军后方,炸毁了日军的通讯站和榴弹炮阵地。原来,王小虎接到林文澜的命令后,带领特战队员,趁着夜色,绕过日军的前沿阵地,摸到了日军的后方。他们用消音冲锋枪解决了哨兵,然后在通讯站和榴弹炮阵地安放了炸药。随着几声巨响,日军的通讯中断,榴弹炮也成了一堆废铁。
日军失去了通讯和炮火支援,顿时陷入混乱。林文澜抓住时机,下令全线反攻:“1师和独立旅从正面进攻,八路军772团从侧翼包抄,务必把日军赶回晋南!”
101军和八路军的士兵们并肩作战,朝着日军阵地冲去。日军士兵惊慌失措,有的四处逃窜,有的负隅顽抗。林文斌带领1师士兵,一路追着日军打,缴获了两辆坦克和十几挺重机枪。王小虎的特战团则在后面收拾残敌,确保没有漏网之鱼。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