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妃的善意仿佛只是湖面微澜,尚未平复,更大的风浪便接踵而至。
翌日清晨,锦瑟院尚笼罩在薄雾之中,一阵急促而规整的脚步声便由远及近。侯府管家亲自引路,身后跟着一位面白无须、神色倨傲的内监,正是皇后宫中颇有权势的首领太监高公公。
高公公手持拂尘,站在院中,尖细的嗓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朗声道:“皇后娘娘懿旨,宣长公主萧清璃即刻入宫觐见!”
懿旨传到书房时,萧清璃正在核对青黛整理出的问题账目清单。闻讯,她执笔的手微微一顿,墨点在宣纸上晕开一小团墨迹。
该来的,终究来了。而且来得如此之急,如此不容拒绝。
皇后此时召见,用意不言自明。昨日德妃刚派人来过,今日皇后的懿旨便到,这绝非巧合。要么是德妃宫中有皇后的眼线,要么就是皇后本就打算发难,德妃的举动只是让她更加迫不及待。此去,必然是兴师问罪,少不了一番疾言厉色的训斥,甚至可能借机施压,逼迫她做出让步。
去吗?
若去,便是将自己置于皇后的主场,被动接招,凶险难料。纵然她巧舌如簧,在绝对的权势面前,也难免吃亏。更何况,她刚刚在侯府立威,若在皇后面前表现得稍有软弱,之前的一切努力都可能付诸东流。
若不去……抗旨不遵,乃是重罪!
萧清璃眸光急速闪动,脑中飞快权衡。片刻后,她放下笔,对前来通传的青黛低语几句。青黛先是一惊,随即会意,重重点头,快步走出书房。
不多时,院中传来青黛带着几分焦急和歉意的声音:“高公公恕罪!实在不巧,殿下昨日夜里感染风寒,今晨起来便头痛欲裂,浑身发热,此刻正卧床不起,实在无法起身接旨入宫啊!”
高公公显然不信,声音拔高了几分,带着质疑:“哦?昨日还好端端的,今日便病得如此之重?皇后娘娘关怀,特命咱家前来,殿下便是抱恙,也该起身接旨才是!”
这时,宋嬷嬷的声音也加入了进来,带着老成持重的忧虑:“高公公有所不知,殿下自小身子骨便弱,前几日又历经风波,心神损耗,这病来如山倒啊!老奴刚伺候殿下服了药,才勉强睡下,实在是起不来身了。若强行惊扰,万一病情加重,老奴等万死难辞其咎!还请公公体谅,回禀娘娘,待殿下病情稍愈,必当入宫请罪。”
院内一时僵持。高公公坚持要亲眼所见,青黛和宋嬷嬷则苦苦阻拦,言辞恳切,滴水不漏。
书房内,萧清璃早已褪去外衫,散开发髻,躺回内室的床上,拉过锦被盖好,并让另一个小丫鬟用热水浸湿了帕子,敷在她额头上。她闭着眼,面色刻意保持着一种病态的苍白,呼吸也显得有些急促。
她很清楚,称病这招风险极大,皇后未必会信。但她赌的是,皇后目前还不敢明目张胆地强行从镇北侯府把“病重”的她拖进宫去。这关乎皇家体面,也关乎镇北侯府的颜面。只要侯府的人站在她这边(至少表面如此),皇后就得有所顾忌。
果然,院外的争执声持续了片刻后,渐渐低了下去。高公公似乎也担心强闯会惹出更大麻烦,最终丢下几句“既如此,咱家便回宫禀明娘娘,望殿下好生将养”的场面话,悻悻离去。
听着脚步声远去,萧清璃才缓缓睁开眼,取下额上的帕子,眼中一片清明,哪有半分病态?
这一次,她不仅是在称病,更是在明确地向皇后传递一个信号:我萧清璃,已非昔日那个任你拿捏的软柿子。你的召见,我想去便去,不想去,亦有办法不去。
这无疑会彻底激怒皇后,但也让她清楚地划下了界限。接下来的明枪暗箭,恐怕会更加猛烈。但萧清璃毫无惧色,反而有种挣脱束缚的快意。
风暴,来得更猛烈些吧!她早已做好准备。
(第二十章结束)
喜欢躺平赘婿:公主她偏要错嫁请大家收藏:(www.2yq.org)躺平赘婿:公主她偏要错嫁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