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雷诺伊尔开始着手将麦威尔的袭扰战略付诸实施,并将指挥官苏醒并意志坚定的消息作为鼓舞士气的消息在防线间传递时。
远在前线要塞东北方向,瓜雅泊军港内,另一种形式的煎熬正在上演。
军港指挥官德尔文站在码头边,海风带着咸腥气息吹拂着他花白的鬓角。
他身姿挺拔,依旧保持着海军军官的仪态,但深邃的眼眸中却沉淀着化不开的忧虑。
他的目光越过军港的楼房,遥望着西南方向。
那是拉祖沃斯山脉,是前线要塞所在,也是联盟主力如今被围困的“囚笼”。
他是联盟中独一无二的海军力量,手中掌握着联盟唯一一艘军舰——“北极星号”。
这艘M型护卫舰静静地停泊在深水码头旁,如同蛰伏的钢铁巨兽,是其骄傲,也是他此刻沉重的负担。
然而,这头巨兽却几乎被无形的锁链捆缚着。
“燃料还剩多少?”德尔文没有回头,声音低沉地问向身旁的副官。
“舰长,仅够‘北极星号’进行一次高强度的出击,或者维持港区日常发电和轻型舰艇巡逻两个月。”副官的回答一丝不苟,却透着一股无奈,“弹药库存,尤其是舰载防空导弹和巡航导弹,补充极其困难。特维拉上次的秘密补给已经是三个月前的事情了。”
德尔文沉默地点了点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没有燃料,他的战舰就是一堆废铁;没有弹药,这头巨兽就失去了獠牙。
他手下核心力量是二百余名经验丰富的舰员和一个连的海军陆战队。这些人都是百战余生的老兵,战斗力强。
军港周围还有几百名隶属于港区的民兵,但他们的训练和装备,在德尔文看来,只能维持基本秩序,应对小规模骚扰,几乎无法指望他们参与高烈度战斗。
他深知拉祖沃斯南部正在发生什么。科伦的“囚笼”政策,雷诺伊尔和麦威尔面临的困境,他都通过断断续续、时有时无的加密通讯有所了解。
每一个关于防线收缩、民兵惨重伤亡的消息传来,都像针一样扎在他的心上。
但他能做什么?
率领“北极星号”和所有力量,强行突破南部海域可能存在的海上封锁,为要塞提供支援?
那无异于自杀。且不说科伦在周边海域可能部署的潜艇和空中力量,单是漫长的航程和未知的敌情,就足以让他这支小小的舰队在抵达前消耗殆尽。
更何况,瓜雅泊军港本身也需要守卫,这里是联盟在东北部海域唯一的支点,一旦丢失,联盟将彻底失去海上视野和未来可能的对外通道。
他手中的力量,用于防守这座军港或许尚可,但主动出击,支援内陆山区?力量太过薄弱,无异于杯水车薪。
一种深深的无力感攫住了德尔文。他空有强大的武器,却因资源和环境的限制,只能困守于此,眼睁睁看着友军在山区苦战。
“我们现在的任务,”德尔文转过身,目光扫过副官和不远处正在执勤的海军陆战队员,“就是守在这里。像一颗钉子,牢牢钉在瓜雅泊。确保东北海域的控制权在我们手中,警惕科伦或南方军任何从海上发起的突袭或登陆企图。”
他顿了顿,语气变得更加坚定:“同时,保持最高战备状态。节约每一滴燃油,珍惜每一发炮弹。我们要确保,当雷诺伊尔他们需要的时候,当战局出现转机,需要我们这艘船、需要我们这些人出力的那一刻,‘北极星号’能够立刻启航,我们能够立刻投入战斗!”
这是他现在唯一能做的,也是必须做好的事情。
守住海上门户,保存这支珍贵的海上力量,等待那或许渺茫、但必须去等待和争取的时机。他的战场在海上,他的坚守,就是对内陆被困战友另一种形式的支持。
他再次将目光投向西南方,心中默念:“雷诺伊尔,麦威尔……坚持住。我们这里,也绝不会放弃。”
在卡莫纳的战局棋盘上,联盟的力量被分割成四块:被“囚笼”困在拉祖沃斯南部山区的主力;在北部山区的弗雷德和阿贾克斯;驻守矿区的毛里斯和朴柴犬;以及军港的瓜雅泊海军。
每一处都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艰难的抉择,而打破这僵局的希望,似乎遥不可及。
科伦驻卡莫纳南方政府军区司令部内。
巨大的电子沙盘清晰地展示着整个卡莫纳及周边海域的态势,包括被标记为“地方武装”的联盟各孤立区域。
几名科伦高级军官和情报顾问正围在沙盘旁,他们的目光聚焦在缓冲区东部那片被标注为“白圭瓦”的广阔海域,其中自然也包括了瓜雅泊所在的水域。
“先生们,”一位肩扛上校军衔、负责作战策划的军官用激光笔指向沙盘上正从东南方向缓缓靠近白圭瓦海域的一个航母图标,“‘肯尼迪’号战斗群已按计划抵达预定阵位。这将为我们提供前所未有的制海权和区域防空覆盖。”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