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姝菀经过宋姝静案前时,脚步微微一顿,侧过头,脸上带着天真无邪的笑容,语气轻快:
“姐姐,听闻你也为皇上精心准备了寿礼,妹妹我可是期待得很呢。不知姐姐会带来怎样的惊喜?”
宋姝静抬起脸,依旧是那副温和可人的模样,嘴角挂着无可挑剔的浅笑:
“妹妹稍安勿躁,很快……你就会知晓了。”
方才的舞蹈确实惊艳,但你若以为凭此就能成为今晚夜宴最耀眼的存在,那便是大错特错了。
她心中冷笑,目光扫过殿内那些尚未献礼的贵女。
今晚的万寿节献礼,早已不仅仅是简单的祝寿,更是帝王家拐着弯挑选未来东宫妃嫔,乃至……那位手握重兵的承王府女主人的重要场合。
她宋姝静,志在必得!
京城贵女们逐一上前献礼,珍珠翡翠,古玩字画,亲手绣制的屏风……琳琅满目,各有千秋,但比起宋姝菀那场携月而来的视觉盛宴,终究显得逊色不少。
宋姝静被安排在了最后一个献礼。
不知是巧合还是有人故意为之,但这个顺序,恰恰合了她的心意。
最好的,自然要压轴出场。
她准备的九重安邦塔,无论是寓意还是精巧程度,都远胜那些寻常珠宝。
终于,司礼太监高喊:"尚书府长女,宋姝静,献礼~~"
宋姝静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激动,端着最沉稳大方的仪态,步履从容地走到大殿中央,盈盈拜下:
"臣女尚书府长女宋姝静,参见皇上,皇后娘娘,愿皇上万寿无疆。"
她在安国公府跟着林婉清身边的嬷嬷,恶补了许久的宫中礼仪,此刻虽内心有些局促,但竭力让自己看起来端庄得体。
紧接着,四名太监小心翼翼地抬着一个被明黄绸缎覆盖的物件走了上来。
那物件约有半人高,看得出是个塔形结构。
皇上见状,颇感兴趣地问道:"宋家长女,你这绸布之下,是何寿礼啊?看这形状,倒是个稀罕物。"
宋姝静心中得意,声音却依旧温婉:"回皇上,臣女听闻皇上日夜忧心边境安宁,特寻来北境苦寒之地的泥土,又命人培育了能在极寒之地生长的谷物。臣女请能工巧匠打造九层宝塔,将北境之土与耐寒谷物置于塔中,取名九重安邦塔。"
她顿了顿,声音清亮地解释道:"九重寓意大昭江山稳固,九鼎之尊;安邦则是祈愿边境安宁,国泰民安。用北境的泥土和谷物,更是暗喻我朝能在边境之地扎根繁盛,永保太平!臣女以此塔,恭祝皇上万寿无疆,愿我大昭边境永固,江山永固!"
这番话一出,殿内顿时响起一阵赞叹之声。
"九重安邦塔,好寓意啊!"
"没想到宋大小姐有如此巧思,心系社稷,实在难得!"
就连皇上也露出了赞赏的神色:"九重安邦,边境永固...好,很好!揭开绸布,让朕瞧瞧这九重安邦塔!"
宋姝静心中狂喜,强自镇定地应了声是,转身走到塔前。
她深吸一口气,想象着待会众人惊艳的目光,想象着皇上龙颜大悦的模样,想象着宋姝菀嫉妒的表情……
然而,就在她伸手拉住绸布的一角时,一股若有若无的霉味突然钻入鼻腔。
宋姝静的手几不可察地顿了一下,心中掠过一丝不安。
她小心掀开一角…
见到里面的情况她下意识放下了颤抖的手,不知该如何让是好。
皇上身边的总管太监和顺手执拂尘搭在臂弯,快步朝着殿中央走去。
"宋大小姐,皇上还等着细看您的九重安邦塔呢,快请将塔身完全呈现在御前啊。"
不对,这怎么有一股若有似无的霉味?
和顺常年侍奉御前,嗅觉最为灵敏,此刻心头掠过一丝疑虑。
宋姝静僵在原地,不知该如何是好。
这九重安邦塔是她费尽心思准备的,特意托谢允之从北境运来特殊的泥土和谷物,又请能工巧匠打造塔身。
因着担心放在府中被宋姝菀动手脚,她才将塔暂存在安国公府,由林婉清代为保管,直到今日才送入宫中。
可为何,为何会变成这副模样?
塔身歪斜开裂,表面的金漆剥落,布满了霉斑。
最可怕的是塔内那些象征着边境繁盛的谷物,此刻已经发黑霉变,散发出难闻的气味。
这哪里是安邦塔,分明是个不祥之物!
和顺见她僵立不动,神色惶恐,便上前一步,掀开一角看到……
只见那九层宝塔已经严重变形,塔顶甚至有些倾斜。
更让人触目惊心的是,塔内那些本该象征边境繁盛的谷物已经发黑霉烂,散发出阵阵刺鼻的霉味。
和顺目光如炬,一眼就看出这塔不仅做工粗糙,而且明显已经损坏。
他意味深长地看了宋姝静一眼,见她面色惨白,浑身发抖,心中已然明了。
他转而笑着看向宋尚书的方向:"宋尚书,令千金这九重安邦塔寓意深远,不知是尚书大人为大小姐出的主意,还是大小姐自己的巧思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