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妍赶紧点头,脸上露出了今天第一个笑容:“我确定要!现在打电话也行!”
陈凡拨通了房东的电话,按下免提。
“小陈啊,是有消息了吗?”电话那头的阿姨声音很和蔼。
“张阿姨,租客李小姐已经看过房了,很满意,想跟您签合同。”陈凡的声音依旧平淡,但比跟李妍说话时,多了一丝不易察觉的温和,“她刚毕业,在附近上班,会爱护房子,不养宠物。”
“哎呀,满意就好!”张阿姨笑了起来,“我这边没意见,今天下午有空吗?我过去一趟,咱们把合同签了。”
“可以,下午两点,还在这个房子里。”陈凡看了眼李妍,“李小姐这边也没问题。”
挂了电话,李妍激动得差点跳起来:“太好了!陈先生,谢谢你!我还以为要跑好几趟呢!”
“不用谢。”陈凡收起手机,从外套口袋里掏出一张打印好的合同草案,递给李妍,“这是合同草案,你先看看,有疑问可以提,下午签约前能改。”
李妍接过合同,看着上面一条条清晰的条款——租金支付方式、押金金额、房屋维修责任、违约条款,甚至连“房东需保证房屋内家电正常使用”“租客需按时缴纳水电费”都写得明明白白,比她在网上找的模板还详细。
“没、没问题!”她抬头看向陈凡,眼神里多了些敬佩,“陈先生,你比我之前接触的中介专业多了。”
陈凡没接话,只是把钥匙递给她:“下午两点,带身份证和第一个月房租、押金过来。我会提前联系张阿姨。”
“好!一定准时!”
送走李妍,陈凡回到工位时,已经是上午十一点。他没歇着,打开笔记本电脑,在房源表格里找到滨江花园那套,在备注栏里加上“已成交,租客李妍,签约日期6.15”,然后又点开新的文档,开始整理下一批房源。
初级商业思维技能在这时发挥了作用——他不需要像其他中介那样,花大量时间跟客户闲聊拉关系,只需要精准捕捉到租客的“核心需求”和房东的“核心顾虑”,然后用最高效的方式对接。
比如刚才的李妍,核心需求是“预算内、通勤近、靠谱”;而张阿姨,核心顾虑是“租客省心、房子不受损”。他做的,不过是把这两点对接起来,再用一份详细的合同,消除双方的后顾之忧。
“咕噜——”
肚子突然叫了一声。陈凡这才想起,早上没吃饭。他起身走到楼下的便利店,买了一个三明治和一瓶矿泉水,站在便利店门口快速吃完,然后又回到了工位。
下午一点五十,陈凡提前十分钟到了滨江花园的房子。张阿姨已经到了,正坐在沙发上擦花瓶,看到他来,笑着招手:“小陈,你来了。”
“张阿姨。”陈凡走过去,把带来的正式合同递给她,“这是最终版,您看看。”
张阿姨接过合同,戴上老花镜,一条一条仔细看。陈凡没催,坐在旁边的椅子上,拿出手机,打开计算器——等会儿签约后,他需要把中介费算清楚,转给张阿姨(中介费是从房东那边收,事先跟张阿姨沟通过,她没意见)。
“没问题!”大概十分钟后,张阿姨放下合同,拿起笔签上自己的名字,“小陈,你这合同写得比我上次找的律师拟的还详细,靠谱!”
刚说完,门铃响了。是李妍,手里拿着一个文件袋,脸上带着笑容:“张阿姨,陈先生,我来了!”
签约的过程很顺利。李妍把第一个月房租2800和押金5600递给张阿姨,张阿姨给她写了收据;然后两人在合同上签字,陈凡作为中介,也在落款处签了自己的名字。
“合作愉快。”张阿姨把钥匙递给李妍,又转头对陈凡说,“小陈,中介费我现在转给你?”
“嗯。”陈凡拿出手机,打开收款码。
张阿姨扫了码,输入280元,点击确认。
“叮——”
陈凡的手机很快收到了银行的短信提醒:【您尾号6789的账户收到转账280.00元,余额3562.50元】。
这是他做中介以来,赚到的第一笔佣金。
没有激动,没有兴奋,陈凡只是低头看了眼短信,然后把手机揣回口袋,对两人说:“合同我各留一份,后续有问题,随时联系我。”
“好!”李妍和张阿姨异口同声地回答。
离开滨江花园时,已经是下午四点。夕阳把天空染成了橘红色,陈凡走在小区的路上,看到几个老人坐在长椅上聊天,还有小孩在不远处的草坪上追跑打闹。
他拿出手机,打开通讯录,找到“孤儿院院长”的号码,犹豫了一下,又把手机放回了口袋。现在这点钱还不够,等赚得多点,再给孤儿院打过去。
回到写字楼的工位,陈凡打开笔记本电脑,在表格里把“滨江花园”那一行标成了红色——代表已成交。然后他新建了一个“客户信息表”,把李妍和张阿姨的联系方式、需求、备注都填了进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