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上关于江城过去的“考古”行动,在经历了初期的狂热后,逐渐陷入了一种诡异的僵局。能扒出的,是乏善可陈、甚至有些辛酸的龙套生涯;扒不出的,是那身惊世骇俗传统技艺的丝毫痕迹。这种极致的矛盾,让所有试图用常理解读的人都感到无比挫败。
也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一种原本被视为玩笑的说法——“梦里学会”和其升级版“前世宿慧”,开始被越来越多的人,以一种半是戏谑、半是认真的态度提及和讨论。
豆瓣“弦学研究中心”小组,一个帖子被加精飘红:
【严肃讨论】基于现有证据,理性分析“前世宿慧”说的可能性。
主楼:“我们知道,江城否认了系统学习,自称‘随便拨拉’、‘梦里学会’。之前觉得是玩笑,但现在结合他空白到诡异的音乐背景,以及那完全不符合年龄和阅历的、近乎‘道’的演奏境界,我们是否应该重新审视这个说法?”
“科学无法解释所有现象。心理学有‘集体潜意识’,宗教有‘轮回转世’,玄学有‘宿慧通灵’。江城的表现,更像是一种‘技能’和‘感悟’的突然觉醒,而非按部就班的学习成果。那把破琵琶在他手中焕发的生命力,那种与古人心神相交的韵味,这真的是单纯苦练能达到的吗?”
“或许,我们真的碰到了一个无法用现有科学框架完全定义的‘个案’。接受‘宿慧’说,并非迷信,而是对未知的一种敬畏,也是对江城这个人最大程度的‘理解’。”
回复楼层争论激烈:
“楼主说得我毛骨悚然,但又觉得有点道理……”
“扯淡吧!这就是资本包装的新话术!”
“我倾向于相信,不然真的没法解释。”
“就算不是前世,也可能是某种我们尚未理解的潜意识激发或者特殊天赋?”
微博、知乎等平台,相关话题下也出现了类似讨论:
“越想越觉得江城‘梦里学会’可能是真的,细思极恐!”
“有没有可能,世界上真的存在生而知之者?”
“从《广陵散》的嵇康风骨到《十面埋伏》的项羽悲歌,他演绎的不是曲子,是灵魂啊!这真的只是技术吗?”
“我开始相信他是带着记忆重生的古代乐师了……”
这种论调,在“咸鱼粉”群体中尤其有市场。他们欢快地将“宿慧”梗玩出了新花样:
“转发这个江城,保你梦里学会所有技能!”
“拜江城不挂科,宿慧觉醒不是梦!”
“城哥:我不是在摆烂,我是在沉淀和唤醒前世记忆。”
当然,质疑和嘲讽的声音依然存在,但相比之前技术性质疑时的声势,已经弱了很多。因为“宿慧”这东西,无法证伪,也难以彻底驳倒。它成了一个完美的、用来填补江城身上那巨大逻辑黑洞的“奇幻补丁”。
节目组观察到了这股风向。
宣传总监向严导汇报:“现在关于‘宿慧’、‘天赋异禀’的讨论热度很高,虽然有点玄乎,但整体舆论是正面的,甚至增加了江城的神秘感和魅力。”
严导沉吟片刻,指示:“顺势而为,不用官方承认,但可以在后续剪辑和宣传中,稍微强化他‘与众不同’、‘难以常理度之’的特质。把观众往这个方向引导,总比让他们一直纠结于‘黑幕’和‘资本’要好。”
而这一切喧嚣的根源,此刻正悠闲地待在宿舍里。
窗外夜色渐浓,宿舍里只开了一盏昏暗的台灯。王撕聪还在练习室挥汗如雨,其他舍友要么在加班练习,要么在经营社交媒体,只有江城,早早洗漱完毕,靠在床头,看似在闭目养神。
他的意识,正沉入与系统的交流中。这种交流外人无法察觉,仿佛只是他的一次深度走神。
【宿主近期知名度与影响力急剧攀升,触及阈值。】系统那机械的、却自带一丝吐槽感的声音在江城脑海响起,【鉴于外界对宿主技艺来源探究度持续高企,为避免逻辑悖论导致的人设崩塌风险,现对‘古筝/琵琶技艺’来源进行标准化备案说明。】
江城在意识里“嗯”了一声,表示在听。
【该系列技艺,为宿主在《闪光吧!少年!》节目录制初期,因持续践行‘摆烂’核心精神,成功在‘凌晨突击集训’、‘勇敢者乐园预判睡村口’等事件中达成‘反向内卷’成就,累积‘摆烂能量’达到临界点后,激活的【隐藏奖励:传统技艺大师体验卡(限定·音乐类)】。】
【该体验卡赋予宿主对应领域的顶尖大师级肌肉记忆、乐感及艺术理解力,持续时间视宿主‘摆烂’行为引发的舆论反差及娱乐效果而定。效果可持续至宿主失去公众关注度或主动选择遗忘。】
【对外统一解释模版已发放:‘摆烂到极致,激活前世宿慧(伪)’。此解释具备一定玄幻色彩,能有效规避深究,符合宿主‘懒于解释’的行为模式,且已通过信息扰频进行微量潜意识铺垫,接受度正在提升。】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