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公演排名公布引发的热议尚未降温,一股更具分量的力量,已经循着《十面埋伏》的余韵和《早安,打工人!》引发的广泛社会讨论,正式、且不容拒绝地,叩响了《闪光吧!少年!》节目组的大门。
这一次,不再是副会长李振华一个紧急的电话,而是一封措辞严谨、盖着鲜红公章的公函,由沈怀远教授亲自带队,一行三人,直接抵达了节目制作中心。
会客室内,茶香袅袅,气氛却远比茶水要凝重得多。
严导亲自作陪,宣传总监、艺人统筹等核心成员位列一旁,姿态放得极低。面对沈怀远这位在文化界德高望重的长者,以及他身后那代表着国家级文化传承权威的机构,即便是见惯了风浪的严导,也感到了不小的压力。
沈怀远教授精神矍铄,目光锐利,他没有过多寒暄,直接切入主题,将那份公函推到了严导面前。
“严导,节目我们一直在关注。江城同学的表现,尤其是他在传统音乐方面展现出的惊人造诣和独特理解,让我们协会上下都非常震动,也非常重视。”沈怀远的语气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份量,“经过协会常务会议讨论,我们正式向江城同学发出邀请,希望他能作为‘青年文化传承大使’,参与我们协会接下来一系列重要的传统文化推广活动。”
严导拿起公函,快速浏览。内容比想象的还要正式和具体,提到了几个国家级别的文化推广项目,甚至包括一项与国际非遗组织交流的活动意向。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商业合作,而是带有半官方性质的公益代言和文化任务。
“这是莫大的荣誉,也是对我们节目和江城本人的肯定!”严导立刻表态,语气诚恳,“我们节目组一定全力配合,做好沟通和协调工作。”
沈怀远点了点头,但话锋随即一转,眼神变得愈发严肃:“不过,严导,我们也有些顾虑,需要提前沟通清楚。”
他身体微微前倾,声音压低了一些:“江城同学……他的个性,我们通过节目也了解一些。率真,不拘小节,这是优点。但传统文化推广,尤其是代表协会出面,场合往往比较正式,涉及面广,影响也大。我们希望能确保,江城同学在参与这些活动时,能够……嗯,保持一个相对稳重、得体的公众形象。”
他的话说的很委婉,但意思很明确——他们看中了江城的才华和影响力,但也担心他那种“摆烂”、“怕麻烦”的性子,会在严肃的官方场合闹出什么不可控的幺蛾子。
宣传总监和艺人统筹对视一眼,都在对方眼中看到了同样的担忧。让江城去正襟危坐地参加研讨会?或者一本正经地给外国友人讲解古筝历史?光是想象一下那个画面,他们就觉得头皮发麻。
严导脸上笑容不变,心里却也是咯噔一下。这确实是个难题。他太了解江城了,想让那小子“稳重”、“得体”,难度不亚于让吴签签承认自己唱功不行。
“沈会长,您的顾虑我明白。”严导斟酌着用词,“江城呢,确实性格比较独特,但他心地纯善,对传统文化也是发自内心的热爱(?)。我们会和他好好沟通,强调活动的重要性。而且,或许正是他这种不同于常人的‘真实’,反而能让传统文化在年轻人中焕发新的生命力呢?”
他试图将江城的“缺点”包装成“特点”和“优势”。
沈怀远抚须沉吟,未置可否。他欣赏江城的才华和心性,但也深知官方机构运作的规则和底线。
“具体的活动形式和内容,我们可以再细致磋商。”沈怀远最终道,“但前提是,我们必须先和江城同学本人见一面,当面聊一聊,听听他自己的想法。这是合作的基础,也是我们对他的尊重。”
“这是自然!”严导满口答应,“我立刻安排!”
会议结束,送走沈怀远一行后,严导脸上的笑容瞬间收敛,眉头紧锁。
“麻烦啊……”他揉了揉太阳穴,“一边是官方机构,规矩多,要求高;一边是江城那个油盐不进的性子……这怎么沟通?”
艺人统筹苦着脸:“严导,怎么说?直接去找江城,告诉他非遗协会请他当大使,让他注意形象?”
严导想象了一下那个场景,大概率会得到江城一个“哦”或者“麻烦”的回应。
“不能硬来。”严导摇头,“得换个方式。他不是怕麻烦吗?那就让他觉得,参与协会的活动,是‘最不麻烦’的选择。”
一个计划在他脑中初步形成。他需要让江城明白,拒绝协会的邀请,后续可能会带来更多、更持久的麻烦(比如来自各方的压力、舆论质疑等),而接受邀请,虽然短期内需要“营业”,但长期来看,有官方背书,能过滤掉很多商业上的骚扰,反而是省心的。
“去,把江城请来我办公室。”严导对副导演说,“就说……聊聊他下次想吃点什么,食堂可以考虑改进。”
副导演:“……啊?”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