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客》的拍摄进程过半,古镇的宁静与剧组的创作热情交织成一幅和谐的画卷。江城的“方法论派(懒人法)”已然成为剧组内部一个心照不宣的“传说”,其高效与精准令人叹服。然而,电影并非独角戏,总有需要与其他演员激烈碰撞、情感交织的场面。很快,剧组迎来了一个重量级的客串演员——当红小花苏念卿。
苏念卿以一部古装偶像剧爆火,人气正盛,此次在《南山客》中客串出演一位与主角有过短暂情缘、最终因理念不合而分离的“江湖侠女”。她戏份不多,但有一场与主角久别重逢、情绪极其复杂的对手戏,而这场戏的发生地点,恰好就在“琴师”隐居的竹林附近,“琴师”作为一个旁观者和见证者,也有几个关键的反应镜头。
苏念卿进组那天,带着不小的排场。助理、化妆师、保镖前呼后拥,她本人妆容精致,衣着时尚,与古镇质朴的氛围显得有些格格不入。她礼貌但疏离地与导演、影帝梁辉打了招呼,对于江城这个近期话题度很高的“同行”,也只是淡淡地瞥了一眼,并未过多关注。她对自己的演技颇有自信,也习惯了在镜头前成为焦点。
拍摄日到来。场景是竹林深处,细雨蒙蒙。
这场戏的内容是:梁辉饰演的主角在竹林中偶遇昔日恋人苏念卿,两人从最初的震惊、尴尬,到回忆涌上心头的情难自已,再到因现实隔阂而爆发的激烈争吵,最后不欢而散,情绪跨度极大,极其考验演员的爆发力和控制力。
而江城饰演的“琴师”,则一直远远地坐在溪边的亭子里,看似在悠闲品茗,实则将这一切尽收眼底。剧本要求他在这场戏中,有几个从疑惑到了然,再到一丝淡淡唏嘘的细微表情变化,最后在两人争吵最激烈时,轻轻拨动一下琴弦,发出一个清越的音符,仿佛是对这场人间闹剧的一声轻叹。
首先拍摄的是梁辉与苏念卿的正面冲突部分。
“Action!”
梁辉瞬间进入状态,眼神中的震惊、怀念、痛苦、挣扎层层递进,台词功底深厚,情绪饱满而克制。
然而,苏念卿的表现却有些……力不从心。
或许是习惯了偶像剧相对模式化的表演方式,或许是面对影帝梁辉产生了压力,她的情绪始终无法达到剧本要求的深度和层次。面对梁辉极具感染力的表演,她的反应要么过于浮夸,要么过于平淡,总是差那么一点火候。
“卡!念卿,情绪再给一点,他是你爱过又恨过的人,不是路人甲!”
“卡!眼泪要在眼眶里转,不要直接流下来,那种强忍的感觉!”
“卡!争吵的时候要有力量,但不是嘶吼,是内心的绝望!”
“卡!走位!注意走位!你挡住梁老师的光了!”
导演陆岩一遍遍地喊停,耐心地讲解、引导。
苏念卿的脸色越来越白,额头上沁出了细密的汗珠。她越是想演好,就越是紧张,表演的痕迹就越重,与梁辉那种举重若轻的自然流畅形成了鲜明对比。NG了十几次,现场的气氛逐渐变得有些凝重和尴尬。工作人员虽然不敢说什么,但眼神中的无奈和焦急是藏不住的。
苏念卿的助理不停地给她递水、补妆,小声安慰着。她自己也感到无比挫败和羞恼,尤其是在这么多人面前,尤其是在那个一直安静坐在亭子里、仿佛在看戏的江城面前。
“对、对不起导演,梁老师,我再找找感觉……”苏念卿的声音带着一丝哽咽。
陆岩揉了揉眉心,叹了口气:“大家休息十分钟。念卿,你放松一点,别想太多,就感受当下的情绪。”
休息间隙,苏念卿走到一旁,背对着众人,肩膀微微耸动,显然情绪有些崩溃。
而亭子里的江城,自始至终都保持着那个悠闲品茗的姿势。他甚至真的在喝茶——道具组准备的茶汤温度刚好,味道清冽,他很满意。对于那边反复NG的混乱,他仿佛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完全沉浸在自己的“省力”世界里。
十分钟后,拍摄继续。
然而,苏念卿的状态并未好转,反而因为之前的挫败而更加僵硬。又NG了三四条,效果依旧不理想。
陆岩的眉头紧紧锁住,眼看最好的光线即将过去,他深吸一口气,做出了决定:“这样,我们先保一条梁辉的单人镜头,念卿你这边后期补拍特写。然后……拍琴师的反应镜头。”
他转向亭子里的江城:“江城,准备一下。你的反应,按你自己的理解来,主要是衔接他们争吵最激烈那个点,然后收尾。”
这是无奈之举,也是出于对江城之前表现的信任。
现场迅速调整。梁辉和苏念卿暂时退到一旁。
灯光、摄像重新对准了凉亭里的江城。
“Action!”
场记板敲下。
镜头里,江城依旧保持着那个疏离的姿态,目光似乎没有焦点地落在远处的竹林方向(实际上梁辉和苏念卿已经不在那个位置了)。细雨如丝,亭檐滴水,氛围安静得只剩下自然的白噪音。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