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彩颂”晚会最后一次带妆联排,在晚会直播前二十四小时,于庄严肃穆的国家大剧院演播厅紧张进行。空气中弥漫着硝烟与香氛混合的奇特味道,每一位工作人员和演员的脸上都写满了疲惫与最后的专注。
陈导坐在总控台前,脸色依旧凝重,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他的目光时不时瞥向入口处,等待着那个让他又期待又忐忑的身影——江城。
关于江城将临危受命、顶替李老师演唱《月照山河》的消息,在晚会内部已是公开的秘密。质疑、好奇、担忧的目光交织在一起,投向那个至今空着的候场区。
“他到底行不行啊?”
“听说他要求自己定表演形式?这也太狂了吧?”
“严导力保的,希望能有奇迹吧……”
“要是搞砸了,陈导非得扒了严导的皮不可。”
窃窃私语在后台角落里流传。
终于,在“国风雅韵”篇章开始前半小时,江城在林婉和严导的陪同下,出现在了后台。他依旧穿着那身简单的深色休闲装,脸上没什么表情,仿佛不是来参加一场关乎他职业生涯和国家颜面的大型晚会联排,只是来楼下便利店买瓶水。
他没有理会周围投来的各种目光,径直走向分配给李老师(现在是他)的独立休息室。
“江城,怎么样?有把握吗?”严导跟进去,语气难掩紧张。他虽然力保,但心里其实也捏着一把汗。
江城从林婉手中接过一个长长的、黑色的乐器盒,放在化妆台上,然后才看向严导,语气平淡:“谱子看了。”
“然后呢?”严导追问。
“还行。”江城只给了这两个字,便不再多说,打开乐器盒,开始检查里面的东西——那是一架精致的二十一弦古筝。
严导看着他熟练地校音、试弦,那专注而沉稳的侧影,莫名地让他焦躁的心安定了几分。这小子,至少架势是专业的。
联排按流程进行,前面的节目一一走过。终于,轮到压轴的“国风雅韵”篇章。
报幕声响起:“接下来,请欣赏《月照山河》……” 报幕词依旧是原来的,并未提及表演者变更,这是为了避免不必要的干扰。
陈导在总控台前坐直了身体,目光紧紧盯着主舞台。灯光暗下,只留下一束清冷的追光,打在舞台中央。
然而,预想中交响乐团前奏并未响起。舞台上,也没有出现演唱者的身影。
只有一架古筝,静静地放置在追光之下。
就在众人疑惑之际,一个身影从侧幕缓步走出,正是江城。他换上了一身玄色暗纹的中式长衫,衣袂在行走间微微飘动,衬得他身姿挺拔,那股平日里的懒散气息被尽数收敛,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沉静如水的庄重。
他走到古筝前,并未坐下,而是先对着空无一人的观众席(联排只有工作人员),微微鞠了一躬。
然后,他坐下了。
双手虚按在琴弦之上,闭上眼睛,似乎在调整呼吸,与乐器,也与这方舞台进行着最后的沟通。
整个演播厅鸦雀无声,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陈导的眉头拧成了疙瘩,这……这是什么表演形式?独奏?说好的《月照山河》呢?
就在这时,江城睁开了眼睛。那眼神,锐利,沉静,仿佛蕴藏着万千波涛。
他的手指,动了。
不是《月照山河》那熟悉的、带着月色清辉的前奏。
而是一串低沉、压抑、仿佛从大地深处传来的滚拂!
紧接着,有力度的和弦猛然炸开!如同惊雷劈开乌云,黄河之水破开坚冰,奔腾咆哮着汹涌而出!
是《黄河》!
古筝协奏曲《黄河》的第二乐章——《黄河颂》!
磅礴的旋律从江城指尖倾泻而出,不再是月色的温柔,而是大河的雄浑!他的手指在琴弦上飞速地起落、揉按、刮奏,力度时而千钧,时而绵长。那架古筝在他手下,仿佛不再是乐器,而是化作了黄河本身!
低音区沉浑厚重,如同黄河底层暗流的涌动;中音区激越昂扬,仿佛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高音区清越激荡,如同浪尖飞溅的水珠,在阳光下折射出璀璨的光芒。
他没有演唱,但音乐本身就在“歌唱”!那旋律里,有对母亲河的深情赞颂,有对悠久历史的深沉回望,更有一种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民族精神在激荡!
整个演播厅,仿佛被这音乐带到了黄河岸边,感受到了那扑面而来的水汽与震撼人心的力量。交响乐团的老师们都忘了自己是来伴奏的,目瞪口呆地看着舞台上那个独自驾驭着古老乐器的年轻人。
陈导已经完全愣住了,他放在控制台上的手微微颤抖。他原本以为江城会取巧,会改编《月照山河》,加入更多的古筝元素。他万万没想到,江城直接换了一首曲子!而且是一首难度更高、气势更恢宏、更能考验演奏者功底和情怀的《黄河》!
这不仅仅是救场!这简直是……升华!
严导站在侧幕,看着舞台上那个光芒四射的身影,激动得拳头紧握,眼眶微微发热。他就知道!他就知道这小子藏着大招!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