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C栋十七层。
“江南省数字经济产业发展办公室”的牌子挂上去的第三天。
七位在各自厅局里,都算得上是跺一跺脚,就能让某个行业抖三抖的副厅级领导,正带着一种极其复杂的心情,陆续抵达了这个“家徒四壁”的新办公室。
省经信厅副厅长钱学东,一个年近六旬、头发花白、戴着一副老花镜的老资格。
他分管全省的工业信息化和软件产业,是出了名的“老成持重”,也是出了名的“拖字诀”大师。
任何项目到了他手里,不“研究”个三五个月,绝不会有下文。
他今天来脸上带着一丝程式化的微笑,但镜片后面的眼神,却充满了审视和疏离。
省科技厅副厅长,孙建国,五十出头,学者型官员,说话喜欢引经据典。
他主管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和省级科研项目的审批,手里攥着无数科技企业梦寐以求的“政策补贴”和“专项资金”。
他今天来带了一个厚厚的笔记本仿佛不是来常驻办公,而是来参加一场学术研讨会。
省环保厅副厅长,周敏,一位气质干练、不苟言笑的女将。
她是环保系统里出了名的“铁娘子”,任何项目在她那里,只要环保指标有一丝一毫的瑕疵,就会被毫不留情地一票否决。
她今天来,表情严肃,浑身上下都散发着一种“公事公办”的强大气场。
此外,还有来自省国土厅、省住建厅、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省地方金融监管局的四位副厅长。
他们七个人,代表着一个创新型项目从“准生”到“落地”所必须经过的,七道最关键、也最难逾越的“关卡”。
在过去任何一个项目方,想要同时敲开他们七个人的办公室大门,都是一件难如登天的事情。
而今天,他们却像被强行“扭送”到一起的学生,坐在了这个空旷得有些可笑的办公室里,等待着那个比他们所有人都年轻的“班主任”的到来。
气氛,尴尬而又微妙。
“钱厅,您看这……林主任还真是雷厉风行啊。”孙建国试图用一个不咸不淡的开场白,来打破这令人窒息的沉默,“这办公室可真是一张白纸,用来画最新最美的图画啊。”
钱学东推了推老花镜,皮笑肉不笑地说道:“新机构嘛,总是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就是不知道我们这几个老骨头,还能不能适应得了林主任这种‘青川速度’的工作节奏哦。”
他话里的那点阴阳怪气,在场的人都听得出来。
周敏则一言不发,只是用手指轻轻地拂过崭新的桌面,看到指尖上沾染的一层薄灰,眉头不易察觉地皱了一下。
就在这时。
办公室的玻璃门,被从外面推开了。
林远走了进来。
他的身后跟着顾盼以及一个神情略显局促的中年男人,正是张春华。
“各位厅长,早上好。”林远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容,环视了一圈,
“感谢各位在百忙之中,拨冗前来。条件简陋,还请大家多多包涵。”
他没有坐到那张明显是为他准备的主位上,而是直接拉了一把最普通的椅子,坐在了长条会议桌的中央,与所有人平视。
这个小小的举动,让钱学东等人准备好的一肚子“倚老卖老”的说辞,瞬间没了一半的用武之地。
“今天是我们‘联合审批办公室’的第一次会议。”林远没有一句废话,直接开门见山,
“我不准备讲什么大道理,也不想说什么场面话。我只提三条工作纪律,或者说是三条底线。”
他的目光,平静地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
“第一条,从今天起这个办公室里的所有工作,都只有一个原则‘今日事,今日毕’。任何送到我们这里的项目,不允许出现‘研究一下’、‘需要再讨论’、‘等下个会办’之类的说辞。所有问题必须在当天,就在这张桌子上解决掉。”
“第二条,在这个办公室里,不存在‘部门壁垒’。任何厅长都不得以‘这不归我们管’、‘这是别的部门的职责’为由,进行推诿扯皮。谁的环节出了问题,谁就要负责到底。如果需要跨部门协调,我来负责拍板。”
“第三条,”林远的声音,陡然转冷,那双平静的眸子里透出一丝不容置疑的锋芒,
“在这个办公室里,我是最终责任人。所有经过我们联合审批通过的项目,出了任何问题由我一力承担。但同样,任何试图在这里搞‘中梗阻’、‘软钉子’,拖延项目进度的行为,我也会亲自向省委汇报。我的话说完了。”
三条纪律,一条比一条霸道。
整个会议室的空气,仿佛都凝固了。
钱学东等人面面相觑,都从彼此的眼中,看到了一丝震惊。
他们本以为,林远这个年轻人,就算手握尚方宝剑,也总得先搞搞“团结”,请他们吃吃饭,喝喝茶,慢慢地磨合。
谁也没想到,他一上来就直接掀了桌子,用一种近乎“独裁”的方式,立下了最强硬的规矩。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