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最近网络上,那些针对你们的舆论风波,”郑书记终于将话题,拉回到了眼前的困境上,他重新走回沙发坐下,示意林远也坐下。
“在国外的很多喉舌媒体上,也几乎在同一时间,出现了内容相似的分析报道。”
接着郑宏图告诉了林远目前还不知道的情况。
境外媒体认为,这是中国政府通过不正当的巨额补贴,扶持不透明的国有企业,严重扰乱全球自由市场秩序的例证。
外媒用所谓经济学模型,煞有介事地分析,林远的这次行为,将导致全球供应链的碎片化和贸易壁垒的重新抬头,将责任全部扣在了省政府的头上。
而林远在军工领域的尝试,则被外媒解读为中国正在利用模糊的军民融合技术,发展攻击性武器,对亚太地区乃至全球安全构成严重威胁的危险信号。
这帮人甚至还拿出卫星图片,煞有介事地分析江南之芯园区的位置,说这里与东部沿海的某个军事基地,存在着某种秘密合作。
“他们在做什么?”郑书记的眼神,变得冰冷如铁,“在国际上制造舆论,就是想把我们彻底孤立起来,进而打压我们整个江南省的高新产业。”
林远微微点头,他是个聪明人,一点就通。
“所以,你现在明白,我为什么要让你停下来了吗?”郑宏图的语气缓和了一些,带着一丝无奈。
郑宏图的话说的其实已经很透彻了。
他的意思是,现在产业的根基还太浅。
江南之芯就像一棵刚刚破土而出的小树苗,虽然长势喜人,但也经不起狂风暴雨的摧残。
林远算是彻底明白了。
高层的决策,永远比他看得更远,更深。
他看到的是战术层面的胜利。
而高层看到的,是整个战略态势的凶险。
“我……我明白了,书记。”他的声音,有些干涩,“是我太急于求成了,是我格局小了。”
“不,这不是你的错。”郑宏图摇了摇头,脸上露出了一丝欣慰的笑容,
“年轻人,有冲劲,有闯劲,是好事。如果做什么事都畏首畏尾,瞻前顾后,那我们这个国家,我们这个民族,也就没有今天了。我让你来,不是为了给你泼冷水,而是为了让你看得更清楚,走得更稳。”
“但是,光有冲劲还不够。”他的语气,变得语重心长,“你还要学会,在适当的时候,慢下来,等一等。不仅要埋头拉车,更要抬头看路。要学会在胜利的时候,比在失败的时候,更加警惕。”
“目前的舆论风向,对我们很不利。我们省委这边,也承受了很大的压力。”郑宏图没有避讳问题,而是选择了向林远坦诚布公。
有压力?
郑宏图的这句话,让林远瞬间就抓住了问题的核心。
他知道,光靠西方媒体的几篇文章,还不足以让郑书记这种级别的封疆大吏,说出“压力很大”这四个字。
唯一的解释就是,这股压力,不仅仅来自外部,更来自京城。
十有八九,是燕家通过他们在海外制造的舆论为引子,成功地游说了他们在京城的关系,从一个更高的层级,对江南省施加了压力。
想通了这一层,林远的心中,反而平静了下来。
他知道,郑书记今天找他谈这番话的真正目的了。
这不是一场问责,而是交底。
郑书记是在告诉他,敌人已经从商场和舆论场,升级到了政治场。
战场的维度,再次提升了。
而他林远必须拿出与之相匹配的智慧来破局。
“书记,我懂了。”林远缓缓地抬起头,眼神中已经没有了之前的困惑与不甘,而是多了一份清醒与坚定。
“请您和省委放心。我们江南之芯集团,会坚决服从省委的指示。从今天起,我们会暂停所有对外扩张的计划,将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内部的技术研发和管理优化上来。”
仅仅是表态,是远远不够的。
林远知道,郑书记想听的绝不是几句空洞的口号。
他深吸一口气,大脑飞速运转,开始将压力转化为破局的动力。
“但是,书记,”他的话锋一转,“我认为,单纯的暂停和防守,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敌人已经把战火烧到了我们的家门口,我们如果只是一味地退缩和忍让,只会让他们觉得我们软弱可欺,只会让他们在未来,变本加厉。”
“哦?”郑宏图的眉毛微微上挑,眼中露出了一丝极大的兴趣,“那依你之见,我们该如何应对?”
“以斗争求团结,则团结者存;以退让求团结,则团结者亡!”林远的声音,变得铿锵有力,
“敌人想打政治战,想打舆论战,那我们就奉陪到底!我们不仅要防守,更要主动出击,要用他们最擅长的方式,打一场漂亮的反围剿!”
“怎么打?”郑书记追问道,身体微微前倾,显然被林远这番话提起了兴致。
“分三步走,打一套组合拳!”林远伸出三根手指,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