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气质,放眼世界史,也几乎独一无二。
刘邦可谓是“上下兼容”:
他能和樊哙、周勃们大碗喝酒、大块吃肉;
也能与张良们纵论兵法战略;
他能与叔孙通、陆贾探讨儒学礼制;
还能与萧何、曹参共谋大计;
就连娄敬这样的小人物,他也能虚心听取意见。
因此不论哪个阶层的人,都觉得刘邦和自己站在同一层面。
这才是真正难得!
更有意思的是,这种“魅魔属性”似乎还传承了下去。
汉光武帝刘秀,凭借一己之力就在河北吸纳无数豪杰,简直是人形磁铁。
至于刘备,更是三国时期公认的“高祖再世”。
甚至刘表,当年单枪匹马闯入荆州,也自带几分“刘氏气场”。
老刘家的基因,确实耐人寻味!
要知道,刘邦四十七岁还在村头闲混,
但五十三岁,就已经登基称帝。
短短七年,乾坤翻转!
而他的对手,还是项羽那样的绝世猛人。
项羽的勇猛无需多言,刘邦自己心里最清楚。
也正因此,项羽才成为唯一一个非帝王,却被写入本纪的人!
……
大秦!
天幕播放的这一段视频很长。
它不仅详细呈现了楚汉争霸的全过程,还讲述了刘邦称帝后的治国方略。
始皇帝在看完后,沉默了许久。
并非因刘邦能打败项羽、开创大汉而震惊,而是对他那种豁达胸怀,生出一丝难以理解。
人若已经掌握了世间至高的权力,又怎能对死亡如此淡然?!
始皇自己想了许久,也不得不承认,他做不到。
当年一统天下后,他心中最渴望的,便是长生不死。
他要永远把持这份至尊的权柄,要做世世代代的帝王!
因此他派遣方士四处寻访仙药,不惜耗费巨资,即便明知希望渺茫,也绝不肯放弃。
可刘邦面对生死的态度,却洒脱得让人难以置信。
旧疾复发后,大限将至。
刘邦只叫太医来瞧了一眼,得知无力回天,便索性放下心来,不再治疗。
不仅没有怪罪太医,反而赏赐了他们几十金,让他们安然离开。
若换作自己,始皇自知定会一怒之下杀掉这些无能的庸医!
“刘邦的潇洒,朕平生仅见!”
嬴政沉默半晌,才吐出这句话。
说实话,身为秦室王裔,他骨子里还是看不起刘邦这种草莽出身。
在嬴政的认知中,平民就是平民。
纵然凭军功一步步往上爬,最终也只能在王侯脚下低头。
永远不可能真正君临天下!
然而刘邦,却偏偏以布衣之身开创大业。
更让人惊讶的是,这种气度居然连自己都受到感染。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嬴政喃喃自语。
“难怪后世帝王,每提汉高祖,总会忍不住几句推崇。”
“原来如此……这才是真正的高祖之风。”
一旁的扶苏忍不住失笑摇头。
他已被刘邦的气质折服。
那种状态,已经不能单单用“自信”来形容。
自信,是对胜利有所把握时的笃定。
而刘邦,即便明知要败、境况不佳,依旧是那副天不怕地不怕、永不认输的模样!
历代帝王里,自信狂妄者不计其数。
父皇就是其中的极致。
自诩“德兼三皇,功超五帝”,还开创了“皇帝”称号!
并坚称要让皇位一世二世万万世地传承下去。
这种自信、霸道、狂妄,已然登峰造极。
可即便如此,扶苏还是能察觉——父皇的内心深处,是有恐惧的。
他畏惧死亡,惧怕终结。
很多自信之人都是如此,一旦真到绝境,心态往往瞬间崩溃。
可刘邦不同,他哪怕身处死局,依旧能保持平常心,甚至还能说笑。
就像一个永远打不垮、压不倒,还能自嘲取乐的人!
扶苏透过天幕,都能感受到刘邦身上那种天生的气度。
那不是学来的,而是骨子里自带的。
“儿臣倒有些好奇这刘邦了。”
“算算日子,也该快进咸阳了吧?”
扶苏轻声说道。
自打知道历史走向后,始皇已派人前往沛县,将刘邦请来。
连同吕雉一道,都一并接往咸阳。
依日程推算,想必很快便能抵达。
……
汉高祖时期!
“嗨,我哪有那么好啊。”
刘邦嘴上谦虚,可脸上却笑得合不拢,老脸几乎要笑开花。
笑着笑着,忽然一阵剧咳,手心染血,他随意在衣襟上抹了抹,毫不在意。
“没想到我刘季,也能跻身历史十大帝王,还排在第五。”
“很不错了。”
“就是不知项羽能不能上榜。”
“估计不行吧,他终究没称帝……”
说到这里,刘邦眼中闪过一丝追忆。
看着天幕里楚汉争雄的片段,他又想起当年的对手项羽。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