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全域共同体与星维文明建立跨维合作的半年后,“跨维度地脉研究计划” 取得突破性进展 —— 双方联合研发的 “维度地脉探测仪”,成功捕捉到超维空间的地脉分布图谱,发现超维地脉与当前空间地脉存在 “维度共振频率”;依托 “维度观测站”,超全域文明首次实现 “地脉能量跨维传输”,将 10% 的超维能量引入超全域地脉主光带,使地脉修复效率提升 40%;更重要的是,“超维维度学院” 成立,星维文明的超维学者与超全域的地脉专家共同授课,培养出首批掌握跨维地脉技术的复合型人才,跨维共生呈现出 “技术共研、能量共享” 的深度合作格局。
然而,就在 “跨维度地脉技术成果展” 举办前夕,超维时空缓冲网络的监测系统突然发出红色预警 —— 超维空间的 “星维地脉核心区”,正形成一场 “维度能量潮汐”。探测数据显示,潮汐的能量强度是常规超维能量的 10 倍,且会以每月 1 次的频率向维度交界区冲击;首次潮汐预计 7 天后抵达,若无法应对,超维时空缓冲网络的 120 座缓冲节点将全部过载,维度观测站会被潮汐摧毁,甚至可能引发超维空间与当前空间的 “维度碰撞”,导致双方地脉体系同时崩溃。
“维度能量潮汐是超维空间的‘自然地脉现象’!” 星维文明的超维地脉学家 “星脉” 通过维度投影解释,“超维地脉核心每半年会释放一次过量能量,形成潮汐,潮汐能量若不能及时疏导,会反噬超维空间自身 —— 我们此前未告知,是因为从未有低维空间与我们建立合作,潮汐对你们的冲击远超我们预期!”
超维探索联盟紧急召开跨维会议,超全域与星维文明的代表争议激烈:幽火宇宙首领 “幽焰” 提议暂时切断跨维能量传输,关闭维度观测站,以避免潮汐冲击,但这会导致超全域已接入的超维能量中断,地脉修复进度倒退 20%;晶蓝宇宙首领 “晶澈” 建议强化缓冲网络,将超维能量适配晶核的防御等级提升至最高,但测试显示,即使升级,晶核也只能承受潮汐 50% 的能量冲击;星维文明的 “星脉” 则提出新思路:“潮汐能量虽强,却是超维地脉核心的‘能量馈赠’—— 若能同步潮汐频率,引导能量融入超全域地脉网络,不仅能化解危机,还能实现跨维地脉的深度融合。”
小萤再次翻阅楚玄武笔记,这一次,她将维度能量潮汐数据、超维地脉核心信号、跨维能量传输参数同时注入 —— 在笔记 “跨维地脉共生” 的隐秘章节中,一段用透明超维能量与七彩地脉能量交织标注的 “维度潮汐适配秘法” 终于显现,文字旁附着潮汐协同网络的结构图:“维度潮汐,能量汹涌,硬抗则溃,需建‘维度潮汐协同网络’,以超维地脉核心与超全域本源之心为双核心,以‘维度潮汐同步晶核’为介,化冲击为疏导,化危机为融合,方可实现跨维地脉一体化,拓维度共生之界。” 秘法明确指出,需先解析潮汐的能量频率,再通过同步晶核搭建 “能量疏导链路”,将潮汐能量转化为跨维地脉融合的 “动力源”。
结合秘法与双方技术,超维探索联盟制定 “维度能量潮汐协同与跨维地脉一体化计划”,分三个阶段推进:
第一阶段:解析潮汐能量频率,构建临时疏导带
星维文明、水晶族、超全域守护者联盟组成 “潮汐解析小组”—— 星维文明开放超维地脉核心的监测权限,向超全域传输潮汐的实时能量数据;水晶族研发 “维度频率分析仪”,通过对比潮汐能量与超维地脉核心的信号,在 3 天内解析出潮汐的 “核心频率参数”(每秒 120 次的维度共振);超全域守护者联盟则在维度交界区搭建 “临时能量疏导带”,用超维调和介质与地脉能量混合,形成 “柔性能量缓冲层”,可暂时吸收潮汐 20% 的能量,为协同网络搭建争取到关键的 4 天时间。
期间,一个意外发现让计划迎来转机:超全域本源之心的能量频率,与潮汐核心频率存在 “30% 的相似度”—— 这意味着本源之心可作为 “潮汐能量的接收核心”,大幅降低能量疏导的难度。星维文明立刻调整超维地脉核心的输出参数,进一步提升与本源之心的频率相似度至 60%,为后续协同奠定基础。
第二阶段:研发维度潮汐同步晶核,搭建协同网络
铁星族、星维文明、能量调和维度、水晶族联合研发 “维度潮汐同步晶核”—— 铁星族用星金、超维空间碎片、本源星云金属混合,打造晶核外壳,外壳刻满 “维度频率同步符文”,能实时匹配潮汐能量频率;星维文明注入 “超维地脉核心适配因子”,让晶核可直接与超维地脉核心建立能量连接;能量调和维度则在晶核内部加入 “柔性能量转换模块”,将潮汐的强冲击能量转化为 “平稳疏导能量”;水晶族安装 “双核心频率监测芯片”,确保晶核能同步超维地脉核心与本源之心的频率,避免能量冲突。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