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微凉。
月华如水,静静地洒在丹霞峰那条通往峰顶的白玉石阶之上,将一切都染上了一层朦胧的银霜。
苏冷月独自一人,缓步走在石阶之上。
她的脚步很慢,很轻,与平日里那干脆利落的风格截然不同。她那身白色的衣裙,在夜风中微微拂动,衬得她那清冷绝尘的身影,愈发的孤寂。
她没有回自己的洞府,也没有去向师尊复命。
她只是,在走。
漫无目的地,走着。
她的脑海中,一片混乱,却又无比清晰地,一遍又一遍,如同留影石般,疯狂地回放着白天在三号擂台之上,那幅足以颠覆她二十年修仙认知的、匪夷所思的画面。
那个穿着灰色杂役服饰的少年。
那片由数千根藤蔓组成的、狂乱舞动的死亡丛林。
以及,那个少年,在那片死亡丛林之中,如同闲庭信步般、充满了某种奇异韵律感的、不可思议的身影。
“他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这个问题,如同魔咒,又如同最深奥的剑道难题,在她的脑海中,反复地盘旋,撞击着她那颗早已坚如磐石的道心。
作为青云宗内门最顶尖的剑修天才,苏冷月的眼光,远比那些只知看热闹的外门弟子要毒辣百倍。
她能看出的东西,更多,也更深。
也正因为如此,她所受到的冲击,也远比任何人,都要来得更加剧烈!
她停下脚步,缓缓地闭上了那双清冷的凤眸。
在她的神识“视界”之中,那场战斗的每一个细节,都被无限地放慢,拆解。
她看到了。
当赵虎的藤蔓,如同长鞭般,带着撕裂空气的啸音抽来时,那个少年,并没有像她想象中那样,用更快的速度去躲避。
他只是,在藤蔓即将及体的瞬间,身体,以一个极其微小的幅度,侧了一下。
那一下,不多不少,恰好让过了藤蔓最凌厉的锋头,同时,又让自己的身体,处在了藤蔓抽击力量最薄弱的“势”的末端。
然后,他伸出手,不是去格挡,而是轻轻地,在那藤蔓之上一“搭”,一“引”。
“顺势借力……”
苏冷月的呼吸,微微一滞。
这两个字,是剑道之中,最上乘的法门!连她的师尊都曾感叹,想要真正做到“顺势无碍,借力无形”,需要对“力”与“势”有着近乎于“道”的理解!
可那个少年,却仿佛吃饭喝水般,轻而易举地,就做到了!
他借着藤蔓抽来的“势”,将自己,如同羽毛般,送到了半空之中!
她又看到了。
当数十根藤蔓,如同地刺般,从下方穿刺而来时,那个少年,在空中,竟然……没有半分灵力波动,却硬生生地,完成了折转!
他是如何做到的?
苏冷月将那一瞬间的画面,放慢了百倍!
她终于看清了!
在折转的瞬间,那个少年的脚尖,极其轻微地,在另一根横向扫来的藤蔓的顶端,点了一下!
那一下,如同蜻蜓点水,却蕴含着某种,她完全无法理解的“理”!
他将横向的动能,通过那一下精妙无比的“点”,瞬间,转化为了向上的升力!
“这……这已经不是‘借力’了……”苏冷月的身体,微微颤抖起来,“这是在‘御力’!是在驾驭!他竟然能将敌人的攻击,当成自己的踏板,当成自己可以随意操控的工具!”
这个发现,让她的剑心,都为之颤栗!
她苦修的《冰心诀》,追求的是极致的“静”与“纯”,是以不变应万变,以至纯至净的剑意,斩破一切虚妄。
而那个少年的“道”,追求的,却是极致的“动”与“融”!他仿佛能将自己,融入到整个战场环境之中,与风、与尘、与敌人的每一次攻击,都融为一体,化为己用!
这两种截然不同的“道”,在她的脑海中,发生了最激烈的碰撞!
她第一次,对自己坚持了二十年的剑道,产生了一丝怀疑。
我的剑,真的,是正确的吗?
就在她心神失守之际,她的脑海中,又浮现出了,那战斗的最后一幕。
那个少年,如同庖丁解牛般,在那片狂乱的藤蔓之中,精准无比地,点出了那三个,最不起眼,却又最致命的“节点”。
然后,整个法术,轰然崩溃。
“结构……”
“弱点……”
苏冷月猛地一下,睁开了双眼!
她那双清冷的凤眸中,爆发出了一团,前所未有的、璀璨夺目的精光!
她想起了,自己曾经在一本最古老的剑道残卷上,看到过的一段,早已被世人当成是无稽之谈的记载。
——“天地万物,皆有其‘纹理’。山有山之纹,水有水之理。剑道之极,非斩山断水,而是顺其纹,断其理。一剑出,则山崩水泄,如探囊取物。”
她以前,一直将这段话,当成是一种玄之又玄的、虚无缥-缈的意境描述。
可现在,她亲眼,看到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