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期三个月的中美刑侦技术交流项目终于圆满落幕。
最后一次研讨会结束后,会场里充满了轻松的气氛和道别的声音。
伊森·米勒FBI探员与来自上海刑侦痕迹科的王博士正在整理最后的资料。
“说真的,伊森,你这三个月提出的那些关于微量物证交叉污染的观点,简直给我们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王博士推了推眼镜,脸上带着由衷的敬佩
“尤其是利用静电吸附原理提取纤维的新流程,回去我一定要写进标准操作手册里。”
伊森笑了笑,谦逊地说:“互相学习,王博士。你们在毒理学快速检测和数据库比对方面的进展才让人惊叹,那个新型质谱仪简直是个奇迹。”
他小心地将自己的笔记本电脑和一堆笔记收进背包,旁边那个略显老旧的保温杯依旧醒目地立着。
保温杯:哼,算这小子有眼光,知道老夫的伙伴是个天才。不过比起这些冰冷机器,还是老夫这恒温的呵护更贴心,对吧?
王博士看了看手表,语气带歉意
“唉,本来应该一起吃个告别饭的,但总部那边临时有个紧急的连环案件需要我回去支援检测,机票都改签好了,两小时后的航班。只能下次你来中国再聚了。”
“工作重要,理解。”伊森点点头,“一路平安。”
刚送别王博士
这时,来自FBI的法医陈博士匆匆走进来。
“抱歉伊森,我得先走一步了。实验室那边有个紧急的交叉复核案件等着我,必须提前回去。”
伊森有些意外:“这么急?不是说好明天一起回去吗?”
陈博士耸耸肩,拍了拍伊森的肩膀
“没办法,案子不等人。反正你的交流也结束了,正好可以在北京多玩两天,放松一下。你这三个月不是一直念叨着没吃够吗?”
伊森脸微微一热,轻咳一声:
“好吧,博士。回见。”
送别了匆匆离去的陈博士,伊森长舒了一口气。
三个月的密集交流和之前那场惊心动魄的袭击事件,让他的神经一直紧绷着。现在,终于可以放松一下了。
更重要的是,塞拉斯还在北京。
想到塞拉斯,伊森的嘴角就不自觉地微微上扬。
过去半个月,虽然塞拉斯因为家族生意和协助CIA的后续处理,主要是疯狂报复小日子外务省
经常需要中美两地飞,但只要在北京,他几乎每晚都会回来,那股近乎偏执的保护欲慢慢转化为更日常的关注。
伊森拿出手机,拨通了塞拉斯的电话。
“交流会结束了?”塞拉斯低沉的声音立刻传来,背景音很安静,显然正在处理文件。
“嗯,刚结束。陈博士有急事先回美国了。”
“那你接下来有什么安排?”塞拉斯的声音里带上了期待。
伊森眼里闪过狡黠的光
“塞拉斯·布仑纳先生,你之前说过,等事情结束了,要带我吃遍北京的,这话还作数吗?”
电话那头传来一声极轻的低笑
“随时效劳。你在门口等我,车马上到。”
塞拉斯冰蓝色的眼睛里闪过笑意
“我已经迫不及待想看看你被美食撑到走不动路的样子了,莱特探员。”
内心OS的保温杯,此刻正躺在伊森行李箱里:呵,男人。爱情的酸臭味即将掩盖过炸酱面和豆汁儿的气息…老夫预感接下来几天狗粮管饱。
十分钟后,低调但防御力惊人的黑色轿车停在了伊森面前。
塞拉斯今天穿了一身深灰色休闲西装,没打领带,少了平日的冷硬多了几分慵懒的贵气。
他很自然地接过伊森手里的背包递给保镖,然后为他拉开车门。
“第一站想去哪?”
坐进车里,塞拉斯问道。
“当然是胡同!”
伊森眼睛发亮
“卤煮!炒肝!豆汁儿配焦圈!臭豆腐、炸酱面!我得看看你能不能受得了臭豆腐那个味儿!”
他带着点恶作剧的期待看向塞拉斯。
塞拉斯挑挑眉
“听起来像是一场生化攻击。不过,奉陪到底。”
他对手下报了几个地名,显然是早就做足了功课。
接下来的两天,成了伊森的美食探险和塞拉斯的“耐受度”挑战之旅。
他们穿梭在烟火气十足的胡同里,伊森兴奋地指着各种小吃摊介绍
塞拉斯则皱着眉头,但依旧面不改色地尝试了每一样伊森推荐的东西
从卤煮火烧浓郁的内脏风味到爆肝的陌生口感,再到挑战极限,带着一股微妙臭味的油炸臭豆腐。
“怎么样?”伊森看着塞拉斯咬下第一口臭豆腐,紧张又期待地问。
塞拉斯面无表情地细品了几秒,然后缓缓放下,冰蓝色的眼睛看向伊森:“味道很…独特。像放臭了的豆腐又有股香。”
伊森爆笑出声:“哈哈哈哈!我就知道!不过烤肉很好吃对吧!”
塞拉斯拿起一片烤牛肉咬了一口,点了点头,嘴角微扬: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