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阳光刚透过云层,赵磊就带着陈曦出了门 —— 按照备战计划,今天要去江城风水协会提交入会申请。小王和马叔留在工作室继续炼制纯阳桃木炮,小林则盯着黑石科技的物流动向,分工明确。
“协会在老城区的文庙旁,听说有几十年历史了,里面的风水师大多是老派人物。” 陈曦坐在副驾驶上,手里翻着小林整理的协会资料,“副会长李默是‘江城风水世家’出身,最看重资历,之前不少年轻风水师因为‘出身不够’被他拒之门外。”
赵磊握着方向盘,摸了摸胸口的水脉灵雕 —— 灵雕依旧温和,生命泉方向暂时安全。他想起第 50 章老周说的 “协会或许能联系支援”,心里清楚:加入协会不仅是为了找帮手,更是为了整合江城的风水资源,毕竟对付黑石需要更多力量。
车停在文庙巷口,往里走五十米,就是江城风水协会的大门。那是一座青砖灰瓦的四合院,门楣上挂着烫金的匾额,题着 “江城风水协会” 五个大字,匾额两侧挂着桃木剑,剑穗随风飘动。院里种着两株老槐树,树下摆着石桌石凳,几个穿唐装的老人正围着石桌看罗盘,嘴里说着 “理气派”“形势派” 的术语。
“哪位是赵磊先生?” 一个穿青色唐装的年轻人迎上来,手里拿着登记本,“会长让我在这等您,说您今天来提交入会申请。”
赵磊点头,跟着年轻人往里走。正屋的门敞开着,屋里摆着一排书架,上面放满了风水古籍,墙上挂着历代风水师的画像,最中间是郭璞、袁天罡的画像,画像前供着香炉,飘着淡淡的檀香。
“赵先生来了?” 一个头发花白的老人从里屋走出来,手里握着一把紫砂茶壶,笑容温和 —— 这是协会的会长,张启山,之前赵磊帮某商户破 “路冲煞” 时,张会长曾暗中观察过,对他的能力有所了解。
“张会长。” 赵磊拱手行礼,陈曦也跟着问好。
可没等张会长开口,旁边就传来一道带着傲慢的声音:“张会长,这就是您说的‘有真本事’的年轻人?看着倒像个刚从乡下来的,连件像样的唐装都没穿。”
说话的人坐在靠窗的太师椅上,穿着暗红色唐装,手里把玩着一个黄铜罗盘,约莫五十岁年纪,脸上带着不屑 —— 正是副会长李默。他上下打量着赵磊,目光停在赵磊胸前的水脉灵雕上,嗤笑一声:“还挂个木头雕件,是旅游景点买的吧?我们协会收的是懂‘正统风水’的人,不是搞这些旁门左道的。”
陈曦皱了皱眉,刚要反驳,赵磊却拉住她,平静地看向李默:“李副会长觉得,什么是正统风水?是穿唐装、玩老罗盘,还是能真正帮人破局避灾?”
“放肆!” 李默猛地放下罗盘,站起身,“正统风水讲究‘传承有序’,我李家三代做风水,师从‘理气派’大师刘松年,你呢?你师从何人?有什么拿得出手的案例?别告诉我,你就是靠画几张符、撒点草籽,就敢自称风水师?”
张会长连忙打圆场:“李副会长,赵先生之前帮腾云科技的王总看过家宅,还帮小吃街的商户破过‘孤阴煞’,都是有实打实案例的……”
“那都是小打小闹!” 李默打断张会长,指着桌上的一张图纸,“这是协会会员孙老板的办公室平面图,他最近总觉得头晕,团队也频频出错,好几个风水师都说是‘横梁煞’,让他吊顶遮梁,可没用。你要是真有本事,就说说这到底是什么问题?要是说对了,我就认可你的入会资格;要是说不对,就别在协会丢人现眼!”
赵磊走到桌前,扫了眼图纸 —— 办公室在写字楼的 18 层,进门是前台,往里是办公区,正中间有一根横梁,确实犯了 “横梁煞”,但图纸右下角标注着 “茶水间在西北方,有三个冰柜”,旁边还画着一个小小的 “煞纹” 符号,是李默故意用铅笔描的,不仔细看根本发现不了。
他没急着说话,而是运转望气术,眉心的朱砂痣微微发亮 —— 虽然没到现场,但通过图纸上的布局和李默描的皱纹,他能 “望” 到办公室里的气场:西北方的冰柜属 “阴”,三个冰柜聚集的阴气顺着横梁往下压,形成了 “孤阴裹煞”,比单纯的横梁煞更严重,吊顶只能遮梁,却挡不住阴气。
“不是横梁煞,是‘孤阴裹煞’。” 赵磊指着图纸上的茶水间,“孙老板的办公室西北方有三个冰柜,冰柜属阴,聚集的阴气顺着横梁蔓延,导致整个办公区气场阴盛阳衰,人待久了会头晕、注意力不集中。解决办法很简单:把其中两个冰柜移到东南方,再在茶水间放一盆‘向阳花’,用阳气中和阴气,三天就能见效。”
李默的脸色瞬间变了 —— 这 “孤阴裹煞” 是他故意在图纸上留的 “陷阱”,连协会里几个老风水师都没看出来,没想到赵磊一眼就识破了。他攥紧罗盘,又不甘心地问:“那你说说,用什么罗盘能测出这阴气的浓度?是‘明代宣德罗盘’,还是‘清代象牙罗盘’?”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