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诱捕行动的失利,并未让“深潜”组气馁,反而更加坚定了他们摧毁“冥府”的决心。对手的谨慎与高超的反侦察能力,恰恰说明他们正在策划的行动至关重要,绝不能让其得逞。
江雨和研究室将注意力集中到了“冥府”近期表现出强烈兴趣的领域——城市地下空间。她组织了一支跨学科团队,包括地质学家、土木工程师、历史档案专家和网络数据分析员,开始系统性梳理滨海市庞大而复杂的地下脉络。
他们调取了市政档案馆所有能找到的、包括未数字化的早期城市规划图、人防工程图纸、地下管网布设记录,甚至是一些民间流传的、关于城市建造过程中的秘闻野史。大量的纸质资料被扫描、数字化,输入超级计算机进行交叉比对和三维建模。
同时,李振则协调市政、排水、电力、通讯等部门,获取了最新的地下设施分布图,并派出侦查员,对几个“冥府”曾表现出兴趣的特定区域(如废弃化工厂周边、老城区某些标注不明的区域)进行实地秘密勘测。
这是一项极其繁琐且需要耐心的工作。数日不眠不休的分析与勘测,终于带来了突破性的发现。
研究室的档案专家在比对一份1958年的城市人防工程总体规划草图(已被更高精度的图纸替代,但细节有差异)与最新的地质雷达扫描数据时,发现了一个无法对应的异常区域。该区域位于老工业区边缘,靠近现已废弃的第七化工厂(“冥府”首次留下坐标的地方),根据早期草图显示,这里应该有一条未被标注在现行官方图纸上的、代号‘蜂巢’的大型废弃人防工事支线!
而地质雷达的模糊成像也显示,该区域地下深处存在非自然的空洞结构!
几乎同时,实地勘测的侦查员反馈,在目标区域一个废弃的通风井口附近(被杂草和废弃物掩盖),发现了非官方的、近期活动的痕迹——脚印、车辙,以及空气中几乎难以察觉的、残留的幽灵兰香气!
“找到了!”李振接到报告,猛地从椅子上站起来,眼中闪烁着猎手般的光芒,“‘冥府’的老巢,或者至少是一个重要的活动节点,很可能就在这个被遗忘的‘蜂巢’工事里!”
事不宜迟!“深潜”组联合特警支队,立即制定了周密的突击行动计划。为了避免打草惊蛇,行动选择在凌晨时分进行。
夜色深沉,废弃工业区一片死寂。参与行动的队员全部配备夜视仪、热成像设备和空气监测仪。他们悄无声息地控制了那个隐蔽的通风井口,以及周边所有可能的出入口。
技术专家首先使用蛇管探头深入通风井,确认下方存在人工开凿的通道,且空气成分正常,没有有毒气体或缺氧风险。
“A组,索降下行!B组,外围警戒!C组,技术支援跟进!”李振通过加密通讯频道,冷静地下达指令。
精锐的特警队员如同暗夜中的蝙蝠,顺着绳索悄然滑入深不见底的竖井。井底连接着一条宽阔但布满灰尘和锈蚀管道的横向通道。通道墙壁上,斑驳的红色油漆依稀可辨“蜂巢-07”的字样。
队员们呈战术队形,沿着通道小心翼翼地向深处推进。空气监测仪不时捕捉到微弱的幽灵兰香气,指引着方向。通道两侧不时出现锈死的铁门,上面挂着早已失效的锁具。
推进了大约两百米后,通道前方出现了微弱的光亮,并且传来了低沉的发电机嗡鸣声!
“发现目标!前方有活动迹象!”前锋队员压低声音报告。
队员们迅速占据有利位置,利用拐角和废弃设备作为掩体。李振在后方指挥车中,紧盯着队员们头盔摄像头传回的实时画面。
光亮来自通道尽头一扇经过改造、装有现代密码锁和监控探头的厚重金属门。门缝下方透出光线,嗡鸣声正是从门后传来。
“强攻还是智取?”现场指挥请示。
“对方警惕性很高,强攻可能造成伤亡,也容易让他们销毁证据。”李振沉吟片刻,看向旁边的江雨。
江雨盯着那扇门,快速说道:“‘冥府’崇尚知识和隐秘。他们设置密码,既是为了安全,也可能是一种‘资格’的象征。还记得他们留下的那句‘钥匙在历史中’吗?或许,破解密码的线索,就隐藏在这个工事的历史里。”
她立刻让研究室的档案小组,紧急查询所有与“蜂巢”工事、第七化工厂以及那个年代相关的密码体系、代号规则。
就在这时,一名眼尖的队员在金属门旁边的墙壁上,发现了一个几乎被灰尘覆盖的、刻在水泥上的五位数编码: “”。
“……这代表什么?”现场指挥将编码传回。
研究室的档案专家迅速进行检索比对。很快,他们在一份解密的、关于该区域早期工业建设的一份物资调配清单的附件页码上,找到了这个数字!而在清单的备注栏,有一行小字:“验证码:日期倒序及项目编号首尾”。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