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习处二期学员的“实习”阶段开始了。按照李梦瑶的设计,学员们需要带着新学的“法宝”——各种表格、流程、分析方法,回到原部门进行实践,并由研习处跟踪评估。
理想很丰满,现实却给了李梦瑶当头一棒。
问题接踵而至。
有的学员回去后,被守旧的上级管事直接泼冷水:“学了些花架子有什么用?老老实实按老规矩办事!” 辛苦设计的表格被扔在一边,连试用的机会都没有。
有的学员则遇到了同僚的排挤和阴阳怪气:“哟,从李嫔娘娘那儿学了本事回来,就是不一样了,看不上我们这些老法子了吧?”
更麻烦的是,有些学员急于求成,在没有充分沟通和理解现状的情况下,就生搬硬套新方法,反而把原本还算顺畅的工作搞得一团糟,引来了更多的抱怨和抵触。
一时间,各种告状、诉苦、求助的信件和口信,像雪片一样飞向椒房殿。
“娘娘!王管事根本不让我用新的库存登记法,还说我不务正业!”
“娘娘,张姑姑把我做的流程图纸撕了,说我瞎折腾!”
“娘娘,我按您教的做了数据分析,可李公公说我看不懂,是胡编乱造……”
李梦瑶看着眼前一堆哭丧着脸的“实习生”,听着他们七嘴八舌的抱怨,只觉得一个头两个大。她感觉自己像个售后客服,正在处理一堆关于新产品的投诉和安装难题。
这“实习”环节,简直就是改革路上的“雷区”啊!
她知道,这是新旧观念碰撞最激烈的阶段,也是最考验她智慧和定力的时候。不能退缩,也不能硬来。
她先是安抚了这些受挫的学员,肯定他们的努力,然后逐一分析他们遇到的问题,给出具体的建议:比如,如何更委婉地与上级沟通,如何用实际效果争取同僚支持,如何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方法,而不是生搬硬套……
同时,她开始有选择性地进行“家访”。亲自去几个矛盾比较突出的部门,找那些管事“聊聊天”。
她不再像以前那样直接谈改革,而是从关心部门实际困难入手,聊聊人手不足、效率不高、容易出错等具体问题,然后“不经意”地提起,某某学员尝试的新方法,好像对解决这类问题有点帮助,不妨让他小范围试试,万一有用呢?
这种“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沟通方式,效果比空谈大道理好得多。有几个管事虽然依旧将信将疑,但看在李嫔娘娘亲自出面、态度又诚恳的份上,总算松口给了“实习生”一块小小的试验田。
当然,也有那油盐不进、态度强硬的。比如司钥司的一个副管事,不仅拒不配合,还在背后散布谣言,说研习处教的东西“坏了宫里的风水”,“引得六宫不宁”。
消息传到李梦瑶耳朵里,她气得差点拍桌子。这都什么跟什么啊!跟风水有半毛钱关系?
她正琢磨着怎么收拾这个刺头,安公公来了。
“娘娘,皇上让奴才来传句话。”安公公依旧是那副笑眯眯的样子,但眼神里带着一丝冷意,“皇上说,司钥司副管事刘能,散布流言,诋毁宫务,其心可诛。已着内务府将其革职查办,逐出宫廷。皇上让娘娘安心教学,若有那等冥顽不灵、蓄意破坏之人,自有宫规处置。”
李梦瑶愣住了。
皇帝这出手……也太快、太狠了吧!她这边还没想好怎么应对,那边就已经直接把人给撸了?
这哪里是“传句话”?这分明是雷霆手段,杀鸡儆猴,为她扫清障碍,更是向所有人宣告:诋毁李嫔和研习处,就是跟他皇帝过不去!
这“撑腰”撑得,简直霸道得让人……心跳加速。
“臣妾……谢皇上。”李梦瑶压下心中的震动,低声说道。
有了皇帝这番毫不留情的“清场”,后宫那些暗地里的流言蜚语和明目张胆的阻挠,瞬间消停了大半。谁也不想成为下一个刘能。
研习处的“实习生”们,腰杆顿时硬了许多,推行新方法的阻力也小了不少。虽然过程依旧磕磕绊绊,但总算是在各部门艰难地扎下根来。
李梦瑶看着渐渐步入正轨的“实习”工作,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这一关,总算是有惊无险地过去了。
她看着乾清宫的方向,心情复杂。
一方面,她感激皇帝毫无保留的支持;另一方面,她也清晰地认识到,自己与皇帝的绑定越来越深,几乎成了他推行宫务改革的“代言人”和“急先锋”。
这份“圣宠”,是蜜糖,也是枷锁。
她捏了捏因为连日奔波和熬夜而有些酸痛的肩膀,无奈地笑了笑。
算了,不想那么多了。至少现在,项目还能推进,老板也给力,还有枇杷膏喝……
她拿起桌上那份刚刚送来的、关于某个学员在实习中成功优化了物品领取流程、受到嘉奖的喜报,心情又好了起来。
看来,这“售后服务”虽然麻烦点,但看到“客户”终于用上了产品并且给了好评,还是挺有成就感的嘛!
只是,经过刘能这件事,她算是把后宫那些保守势力得罪得更狠了。接下来的路,恐怕还会有更多明枪暗箭。
她这个“教改主任”,真是越来越不好当了。
喜欢瑶才人的绩效革命请大家收藏:(www.2yq.org)瑶才人的绩效革命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