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干见这士兵如此失态,心头一紧,厉声喝问:“慌什么慌!出什么事了?!”
士兵被他一吼,稍稍定了定神,但脸上的惊慌仍未消退,声音颤抖着答道:“将军!西城门……西城门不知被谁打开了,张燕的大军已经杀进来了!咱们的四座城门全丢了,张燕正带着人往太守府杀来!现在……现在该怎么办啊?!”
“什么?!”
高干闻言,脸色骤变,连手中的酒杯都险些摔落。
此时,丝竹之声早已停下,城外的喊杀声清晰地传入耳中。他的神情从方才的喜悦瞬间转为绝望,整个人僵在原地,不知所措。
“张燕真的杀进城了?!还等什么!逃!快逃啊!”
“走走走!赶紧逃命!”
“真 ** 倒霉!早知道就不来凑这个热闹了,现在小命都要搭进去!”
宾客们一听这消息,顿时乱作一团,争先恐后地往府外逃窜。
高干冷冷地看着这些人,方才还对他谄媚逢迎,此刻却满口怨言,毫无顾忌地咒骂着他。
但他已无心计较这些,四座城门皆失,逃到哪里都是死路一条。高干面如死灰,颓然坐回席上,自顾自地倒酒饮尽,反倒平静下来。
人都逃光了,唯独上艾县的县令还稳坐席间。
高干抬眼看他,疑惑道:“你怎么不走?”
县令微微一笑,道:“我愿与将军一同留在府中。”
高干闻言,突然放声大笑:“哈哈哈!好啊!临死之前,能有你这样一位忠义之士相伴,也算值了!”
县令笑而不语,拿起筷子夹了口菜,又喝了口酒,神情自若,丝毫不慌。
高干见状,心中也释然,不时举杯与他共饮。
没多久,太守府大门猛地传来一阵剧烈的撞击声。
“砰——!”
不用想,必是张燕率兵杀到!
很快,大门被撞开,张燕带着士兵蜂拥而入,直抵厅堂。
却见堂上仅剩两人——高干与上艾县令正悠然对饮,仿佛外面的厮杀与他们无关。
张燕大步上前,盯着高干冷笑道:“高干,听说你曾嘲笑我是山野猴子?如今被我这‘猴子’打败,滋味如何?”
高干仰头饮尽最后一杯酒,淡淡一笑:“呵……成王败寇,没什么好说的。今日有这位忠勇之士陪我赴死,足矣!”高干举起酒杯敬向上艾县令。县令却端起酒杯走到张燕身旁,将酒洒向高干的方位——这是祭奠死者的仪式。高干震惊道:"你这是?"
上艾县令平静回答:"高将军,我之所以还在这里陪你饮酒,是因为知道张将军已攻下元氏,必定会来捉拿你。我在此等候,顺便为你送行。我早已归顺张将军,只是你不知情。打开西城门的人,正是我。"
"你!你竟然!"高干这才意识到自己多可笑,居然把叛徒当成忠臣。看着张燕和士兵们嘲讽的目光,他急火攻心,一口鲜血喷出,仰面倒地。张燕立刻命人擒获高干。常山郡就此重回刘苍掌控。虽然赵云对抗曹操的战况不利,但张燕的行动弥补了局势。
易京军营中,刘苍正在翻阅各地传来的战报,每一条消息都让他喜上眉梢。"贾文和这招驱虎吞狼真是妙计!不仅拿下关中三郡,还收编了两万西凉军!"他由衷赞叹贾诩的连环计谋。在审阅田豫和赵云的军报时,他对两位将领表示赞许,但也担忧赵云面对老谋深算的曹操恐怕难以应对。得知张燕收复常山郡并活捉高干的消息,刘苍感到欣慰,立即下令将高干押往易京,准备用这个俘虏的人头挫败袁绍的锐气。
自从退守鄚县后,袁绍便紧闭城门。任凭刘苍在城外如何喊阵,始终坚守不出。
双方都明白长期对峙不是办法,不仅粮草难以为继,士兵们的斗志也会日渐消磨。
苦思多时,刘苍决心冒险一搏。他召来高顺商议军情。
"主公!"
言简意赅是高顺一贯的作风。
刘苍早习以为常,颔首道:"高将军,本将欲派你和陷阵营执行一项特殊任务。此行凶险异常,稍有不慎恐全军覆没,你可敢?"
高顺缄默以对,刷地单膝跪地,抱拳朗声道:"陷阵之志!有死无生!"
八字铿锵有力,刘苍喜形于色,连忙扶起爱将:"好!有将军相助,何愁袁贼不破!"
他接着分析军情:"自易京斩颜良后,我军再无进展。如今袁绍龟缩鄚县,其主力尽集于此。为扭转战局,命你率部绕至敌后袭扰。可先至北新城向张辽求援,令其佯攻高阳吸引敌军注意,你则暗渡中山国博陵县,突袭冀州腹地。首要任务便是搅乱整个冀州,明白吗?"
"末将遵命!"
高顺深知,唯有出其不意才能打破僵局。只要袁绍自乱阵脚,就有可乘之机。但战机稍纵即逝,能否把握还要看主帅决断。
此时的陷阵营仅有两千精骑。不是刘苍不愿扩编,而是实在负担不起。全营战马皆披玄甲,装备规格堪比盛唐玄甲军,堪称除陌刀营外最精锐的重装铁骑。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