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刘备也在召集幕僚商议此事。在陈宫建议下,决定遣使送礼,与刘苍修好。毕竟刘苍势大,不如主动示好,避免招惹祸端。陈宫仍未放弃劝说刘备谋取荆州,尚不知荆州已易主。
其余诸侯,在刘苍眼中不过蝼蚁,根本不值一提。当联姻消息传至幽州时,郭嘉正斜倚席间,手持酒壶豪饮。
"主公此行,又得一助力啊!"郭嘉大笑道。
荀彧摇头苦笑:"奉孝,待主公允来,见你这般模样,少不了要训斥。"
戏志才笑而不语,静观二人斗嘴。郭嘉抹去唇边酒渍,讥讽道:"孙伯符想借联姻攀附主公,在江东立稳脚跟?未免想得太美。"
面对荀彧的质问,郭嘉神色从容。
他目光掠过孙策的谋划,嘴角浮现轻蔑之色。
“妄想借主公之力称霸江东?未免天真。”戏志才抚掌附和,“此计反倒为主公日后接管江东铺路。”
“赵云已攻占青州大部,唯余孤城负隅。”荀彧突然插言。
郭嘉仰头饮尽杯中酒,朗笑道:“不出旬日,青州必入主公囊中!如今幽、并、青三州尽归麾下,更有荆州刘表归降——四州之地在手,天下谁敢争锋?”
众谋士闻言皆展颜,满室欢畅。
此刻刘苍势如破竹:塞外异族臣服,境内四州稳固。待大军回师,粮械齐备,挥戈南下可再拓疆土。届时雄踞北境,联姻东吴,除曹操、刘备等寥寥诸侯,余者皆不足惧。
消息传至各路诸侯耳中,反应迥异——
有人急遣使节携重礼贺喜;有人自恃偏远,闭门独乐。
益州官邸内,刘苍将娶孙尚香的消息激起暗涌。
僻静小院中,二人对酌。
“孟达兄,益州北有张鲁盘踞汉中,南生叛乱,民生多艰啊。”说话者长叹,“百姓出路何在?”
“此事易尔!”孟达掷杯冷笑,“刘璋非明主,我等只需另择贤君入主益州。”
院中二人,正是刘璋麾下 ** 与孟达。
** ,字孝直,原为刘备首席谋臣,死后乃蜀汉唯一得谥文臣。其人善奇谋,初仕刘璋,后力劝其降刘备,更助取汉中。定军山一役计杀夏侯渊,与诸葛亮并称蜀国双壁。
孟达,字子度,先叛刘璋投刘备,后因未援关羽惧罪降魏。虽得封列侯,终因谋反事败殒命。
“哦?” ** 挑眉,“不知子度心中明君何人?”
**素有才学却不得刘璋重用,全赖张松举荐方能施展抱负。
怀才不遇的苦闷日夜萦绕,明珠暗投之憾莫过于此。
更觉刘璋优柔多疑非成事之主,若非张松再三挽留,早欲另投贤明。
"孝直可闻南阳刘玄德之名?"
孟达执壶斟酒,试探相询。
**略作沉吟:"可是中山靖王之后,刘备刘玄德?"
"正是!"孟达击节道,"玄德公师从卢植,讨黄巾伐董卓,仁德之名播于四海。今坐镇南阳,军民归心,实乃..."话音未落却见**摇头。
"玄德公确为贤主,然若论明君..."**指尖轻叩案几,"刘旷宇当有一席之地。"
孟达喉头滚动,终究未能辩驳。他虽推崇刘备,但与横扫八州的刘苍相较,确如萤火之于皓月。
"罢了罢了,饮酒!"**大笑着揭过话题。他心知挚友用意,只是眼下尚非良机。
孟达举杯苦笑。原想引荐良才,看来还需等待契机。
江东世家听闻孙 ** 将嫁刘苍,初时哗然。待确认婚讯,那些叫嚣要"教训新郎"的纨绔纷纷噤声——谁敢触当世最强诸侯的霉头?
更有人窥得玄机:孙刘联姻莫非意味着两家结盟?此事牵动江东格局,各世家连夜修正对孙氏态度。
孙策与周瑜把盏庆贺,这步棋走得妙极。深闺中的孙 ** 终日凝视那幅神奇画卷,往日的刀枪早已束之高阁。
两日后,刘苍启程返豫,筹备迎亲大礼。
荆州城外,刘表闻悉刘苍将至,当即率众出城相迎。
“无需拘礼,随我进城吧。”
刘苍翻身跃下坐骑,与刘表并肩而行。刘表却悄然退后半步——既已归顺,自当谨守尊卑之序。
刘苍对这位荆州牧颇为看重。昔年乱世,此人独闯荆州,周旋于世家之间,最终统御八郡,治下百姓得以安居。这番作为,足见其不凡才略。
府中宴席已备,刘苍高居主座。按照古礼,刘表被让至左侧尊位。
酒过三巡,刘苍忽觉刘表神色凝重,便开口询问。
“主公,那孙策之父......”
话音未落,刘苍已明其意——当年孙坚殒命于黄祖之手,这笔血债始终横亘其间。如今孙家女却成了刘苍夫人,难怪刘表惴惴不安。
“此事不足挂齿。”刘苍举盏轻笑。既得荆州天险,何惧孙策北上?
(此处删去无关内容)
建安五年,春。
桃夭时节,刘苍迎娶孙尚香。这场联姻令孙策如虎添翼,短短时日便平定江东四郡,正着力收服地方豪强。若非周瑜力谏,这位小霸王早欲席卷全境。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