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彧正对他含笑拱手:“曹将军见谅。主公派我来寻许将军,未能先通报您,还望海涵。”
“军师,我……”
**?
您以前都唤我子和的!
如今怎生分至此?
“方才那些话,绝非本意!”
“曹将军,得罪了,在下需带许将军面见主公。”
“带?!”
曹纯愣住,转头看向许衡,眼中满是困惑。
前后两令,截然不同,究竟何意?
许衡上前,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低声道:“曹将军,莫怪。”
典韦亦紧随其后,重重一拍,沉声道:“曹将军,莫怪。”
曹纯一时语塞:“我……这……”
帐内,曹操负手踱步,见许衡现身,急步迎上,拉他入内。
许衡却冷面不语,毫无礼数。
典韦见状,黑着脸,胸膛起伏,作怒态。
曹操顿觉异样——这二人怎如孩童斗气而归?
再看荀彧,亦神色冰冷。
怪哉!
三人同出,归来却这般模样?
莫非争执了?
“逸风,何事恼怒?”
“末将微末之人,岂敢有怨?听凭主公安排。”
许衡语带赌气,目光漫扫帐内,最终落于剑架——青釭剑,华贵非凡。
不急,来日方长。
视线下移,案前酒壶飘香,竟是西域葡萄酒。
珍品!
许衡眼眸微亮。
此等佳酿,可比浊酒甘醇多了。
曹操的面容骤然严肃。
"可是子和对逸风无礼了?我分明叮嘱他要恭敬相邀。"曹操沉声询问。
"何止恭敬!"典韦忍不住冷哼。
许衡眉头一挑,狠狠剜了典韦一眼:"休得胡言!你怎敢这般议论曹将军?"
"曹将军可是兖州之主!"
此言一出,连荀彧都不由向后一仰,眼中精光闪动,竟失笑摇头。
曹操一时怔住。
兖州之主?
子和何时有此威望?
你们这是演的哪一出?
"逸风,究竟何事?"
曹操神色愈发凝重,看出事态严重。许衡这般情状,必是曹纯言语失当,授人以柄。
许衡望着案上那壶葡萄酒,幽幽叹道:"可叹将军百战不得封侯,伯郎一斛却换凉州......"
这诗句苍凉悲怆,却又铿锵有力。
典韦听得目瞪口呆。他虽不解其意,却觉许衡出口成章,与往日判若两人。
帐中众人,唯荀彧最先会意,眼中闪过赞赏之色。他原以为许衡不过一介武夫,不想竟能吟出如此深意的诗句。
"妙哉!'伯郎一斛得凉州',此典出自孟驼旧事吧?"
荀彧所言孟驼,曹操自然知晓。此人曾以葡萄酒贿赂十常侍,换得凉州刺史之职,在士族间传为笑谈。
曹操顺着许衡的目光看向酒壶,顿时了然。
原来如此委屈。
竟逼得逸风吟出这般诗句......
以下为
曹操品读诗句,赞道:"伯郎一斛换凉州,确是佳句。"说罢将手中策论置于案上。
"将军百战竟不侯"这句尤为出彩,直抒建功未得封赏之愤。想来定是文若未能拦住曹纯,使其冒犯奉义在先,才致其借诗抒怀。
思及此,曹操对许衡劝道:"逸风,皆是匡扶汉室之将,英雄何必计较细枝末节?须得胸襟开阔。"
言罢执其手背轻拍:"为将者当有格局。"
许衡神色渐霁,展颜笑道:"主公教诲极是。"
见其释怀,曹操朗笑:"正该如此!来与我说说屯田之策。"
许衡却摆手推辞:"此等方略当由主公与荀军师共议,末将一介武夫,不过信笔涂鸦罢了。"说罢径自抱起案上葡萄酒,叹道:"建功反遭训斥...也罢,为将者须有格局。"
曹操望着那壶张邈进贡的萄萄酒,欲言又止。恰见典韦亦神情恍惚地取走一盒酥饼,二人怅然离去。
曹操眼角微抽,暗自腹诽。
【
曹操望着门外堆积如山的物资,眉头微蹙,低声自语:“来这一趟,偏要带走这许多东西……”
……
厅堂内,荀彧拱手问道:“主公,逸风先生此次研究的是何计策?”
曹操收回目光,轻叹一声,随即展颜一笑,将案几上的竹简递给荀彧:“文若且看,此乃许衡所献军屯之策。有此良法,兖州三十万黄巾降卒皆可得妥善安置。”
荀彧略带疑惑地接过竹简,展开细读。起初他眉头紧锁,渐渐地,目光愈发专注,思路竟随着文中内容不断延伸,一时竟怔在原地。
待阅毕,他竟不由自主地跪坐直身,掌心渗出薄汗。
——天纵奇才!
当真妙计!
难怪主公态度骤变。
难怪敢断言三年后足饷养军。
莫说骑兵营,便是整个兖州都将因此富庶……
**屯田令如星火燎原,三日间传遍三军。将领们迅速将新政推行至各部,成效惊人。
三十万降卒被分散编入兖州各地军屯,百万流民虽暂居营帐,却已得温饱。妇孺采桑养蚕,老者有人照料,动荡的兖州竟倏然安定。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