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李火率赤血卫杀至战场时,敌军已如潮水般溃退。赤血卫虽无战马加持,其战力却与铁骑不相上下。憋屈月余的战士们发出震天喊杀,刀锋所向之处血浪翻涌。对他们而言,能为刘玄与汉家儿郎战死沙场,不仅是荣耀,更是永铭英雄碑的契机。
这场速战速决的歼灭战收获颇丰:千匹战马与无数兵器被缴获,所有未逃脱的扶余士兵尽数伏诛——刘玄向来对异族军队奉行灭绝政策。
"清理战场后速返高显。"刘玄冷峻地望向李火,"谨防残敌迂回反扑。" "诺!"随着李火的抱拳应命,赤血卫迅速以烈火净化战场,跳动的火舌将敌军尸骸与潜在瘟疫隐患一并吞噬。
赤甲如焰,刘玄纵马直立,长槊破空:"赤血部众听令!兵发扶余王畿!"
去岁隆冬,此人仅率三百铁骑便敢孤军深入,直取扶余王首级。
而今赤血军容已扩至万众,战力陡增百倍。
此番兵锋所向,非但诛王,更要夷灭扶余全境。
"凡持械扶余人等,格杀勿论!"
大军离了玄菟边塞,沿途扫荡诸多扶余部族。
万骑奔腾之势,岂是散居部落所能抵挡?
但凡执兵相抗者,无论妇孺老弱,尽数屠戮。
这便是刘玄立下的扶余律法。
虽不能尽屠数十万扶余之众,
却要以血火雷霆之威,
使其永世臣服,
沦为汉家奴役。
在这位将军眼中,
夷狄之辈不配编户齐民,
只堪充作贱隶。
到底许多险事,
正可驱策这些奴辈,
免我汉家儿郎折损。
铁骑过处,
溃卒遭屠,
部落兵勇尽数伏诛。
但见尸骸塞道,
流血漂橹。
赤甲骑兵,
已成扶余梦魇。
那猩红甲胄所至,
恍若血海翻涌,
令人股栗胆寒。
旬日之后,
刘玄再度兵临四平故地。
去岁他率三百精骑,
曾在此处血洗数万夷众。
时隔半载,
废城犹存。
"全军休整,
待时辰至,
转道辽鹰。"
连日征伐,
兵卒疲敝,
理当暂歇。
残垣断壁间,
尚可避风炊食。
原定直取王城之策,
此刻忽生变数。
刘玄此次挥军东进,目标并非扶余王首级,而是要彻底粉碎整个扶余国的防御体系。
所有重要城池都被他列入了攻伐清单,至于王都,且留作最后的战利品。
休整完毕的军队在黎明时分启程,铁骑扬起漫天烟尘直指东南方向的辽鹰城。
辽鹰城守将接过斥候密报,嘴角泛起冷笑:"那汉人谋士所言不虚,你果然踏入了扶余疆土。"
"不过他也失算了,王城空门不入,反倒冲着本将辖地而来——莫非以为辽鹰城是块好啃的骨头?"
"正合我意,斩下你的头颅之日,便是新王加冕之时。"
作为扶余五大世族之一的辽鹰氏嫡系,这座以家族命名的雄城本是五万精兵的驻防要地。虽有两万劲旅奉调王城,留守的三万将士仍让城主辽鹰姆信心十足。
虽久闻赤血铁骑威震塞外,但未曾亲历战阵的辽鹰姆只当那些是夸大其词的传说。在他看来,万余骑兵不过是送上门的战功——当年若非尉仇台那个蠢材指挥失误,区区数百铁骑怎可能踏破王城?
"五大世族的内斗该结束了。"辽鹰姆抚摸着城墙垛口,远眺地平线上逐渐清晰的尘烟。数月前那个神秘汉人的游说言犹在耳,此刻他仿佛已经看见自己戴着王冠的模样。
经过多番劝说,各方于月余前最终达成共识。
斩获玄菟王首级者,将继承玄菟王之位。
其余贵族必须全力辅佐新王。
依照汉人谋士献策,各贵族抽调两万精兵埋伏于王城。按原定策略,出击高显城的数万大军本该佯装败退。
不料刘玄奇袭迅猛,致使军队真正溃败。
逃散兵卒多被刘玄剿灭,残部四散奔逃,尚未将战况传回扶余各城。
辽鹰姆仍被蒙在鼓里,误以为败退乃诱敌之计,旨在引刘玄入彀。
他垂首凝视掌中寒芒流转的战刀,森然道:"正好用你这汉匠以陨铁淬炼的宝刀试试锋芒。"
数月前,天降巨型陨石。
那名汉人谋士随之现身扶余,声称陨铁乃天赐祥瑞,可助诛杀玄菟王。随行汉人工匠耗时数月,取陨铁表层锻造出五柄神兵,分予五大贵族。
此刃吹毛断发,无坚不摧。
寻常兵甲难挡其锋,破玄菟王护身铁甲当不在话下。
辽鹰姆眼底倏忽掠过贪色。
表层陨铁已如此锐利,待熔炼陨铁核心所铸神兵岂非更胜?唯有新任扶余王方配拥有此等至宝。
他猛然攥紧刀柄,低语道:"玄菟王,今日便借你首级铺就本王登基之路。"
未遭惨败者,往往自负勇武。
辽鹰姆正是此类人。
他厉声喝道:"众将听令!"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