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后,赵长老和楚天阔专门宴请李寻,感激李寻的救命之恩。
宴会上李寻问起赵长老做了什么事儿或接触了什么,赵长老支吾不答,却被意外问道:“李神医可是……中人?”赵长老异色并且带有恐惧用手指了指天。
李寻神色疑惑又笑着问道:“天上?我还能是天上人?”
赵长老惊讶的立马恭敬站起身来,转瞬又高兴的激动问道:“李神医真是天上的神仙中人?”
李寻不在玩笑,侧过头来认真的问了起来:“赵长老,有仙人?”
赵长老见李寻不知道,然后又见只有李寻门主和自己三人,并无外人就认真说道:“其实我这次是沾染了魔气!”
李寻惊讶出口:“魔气?你是说魔气?走火入魔的魔气?”
赵长老见李寻并不知道便继续缓缓说道:“是魔气,但和我们所说的走火入魔不一样。走火入魔最终只会让人失去武功或者身死。然而传说中记载‘沾染魔气者,以杀人为乐,上古魔主欲屠戮天下,轩辕黄帝灭之!’我所说的魔气说着是魔主的‘魔’。”
楚天阔惊讶问道:“这不是传说吗?怎么?”李寻同时也是满心疑惑。
赵长老继续说道:“这次我的亲身经历让我相信以前看的那份手札不是传说,而据说能消灭魔气的只有仙道中人才行。我本以为我这次没救了,没想到李神医救了我,所有我才有此一问。”
“我并不是神仙中人,我之前说过我见过这魔气,是因为我之前也沾染过,机缘巧合下让我修行的多种武功融合了才让我自己脱离危险。这也是我之前担心救不了赵长老的原因!”李寻回答,说完楚天阔和赵长老心照不宣的对视了一眼。
楚天阔也明白那天救赵长老的犹豫原因了,遂拱手佩服“李神医仁者医心!”
赵长老站起身来深深鞠了一躬说道:“李神医大义,感谢李神医冒着风险救了在下,感激不尽!”
李寻也迅速站了起来扶住赵长老“医者本分,赵长老客气了!”然后,三个心思各异的人在简单的推杯换盏中结束了宴席。
成为荆楚门上宾的日子,并未给李寻带来内心的安宁,反而让他陷入了一种新的、更为复杂的困境。他很快便察觉到,这看似团结一致的荆楚门内部,并非铁板一块,而整个江陵城,更是暗流汹涌。
赵长老被救活后,对李寻自然是感恩戴德。但他本人,以及围绕在他身边的一批少壮派、主战派弟子,对荆楚门目前的“保守”政策深感不满。他们的矛头,直指江陵城的另一大势力——掌控着长江沿岸大部分码头和漕运生意的“漕帮”。
江陵地处水路要冲,码头利益巨大。以往荆楚门凭借地头蛇优势,占据大头。但近年来,漕帮势力扩张迅速,凭借其在水路上的深厚根基和更狠辣的手段,不断挤压荆楚门的空间,双方摩擦日渐增多,小规模冲突时有发生。
门主楚天阔考虑到官府态度、帮派稳定以及可能带来的巨大损失,主张谈判协商,维持表面平衡。而以赵长老为首的主战派则认为,江湖地位是打出来的,一味退让只会让漕帮得寸进尺,必须用强硬手段,彻底将漕帮赶出江陵核心码头区域。
李寻的到来,尤其是他展现出的、可能仙道的功法(尽管他主要展示的是医术,但那日内力消耗后的气度,让一些高手隐隐感到不凡),让主战派看到了新的“力量”。赵长老在身体稍有好转后,便多次在与门主议事时,隐晦地提出,是否可以借助这位“恩人”的力量,在即将可能爆发的冲突中,给予漕帮致命一击。
“李神医武功深不可测,若能得其相助,何愁漕帮不破?”一次私下交谈中,赵长老甚至直接对李寻试探道,“李神医于我荆楚门有再造之恩,若再能助我门扫清障碍,楚门上下,必奉先生为供奉长老,尊崇无限!”
李寻闻言,心中唯有苦笑。他救人,是出于医者本心,从未想过要借此卷入门派纷争,更不愿成为任何一方争权夺利的工具。他现在需要的是内心的平静,如果再引起杀心导致魔气入侵就不一定像上次那么好运了。
他委婉而坚定地拒绝了:“赵长老,李某乃一介游医,偶通武艺,只为防身自保,并非争强斗狠之辈。救人乃分内之事,不敢图报。门派之争,实非我所愿,亦无力参与。”
他的拒绝,虽然客气,却让赵长老等人有些失望,甚至隐隐有些不快。在他们看来,李寻受了荆楚门如此厚待,却不肯在门派需要时出力,未免有些“不识抬举”。李寻能清晰地感受到那种微妙的变化,他从一个纯粹的“恩人”,渐渐变成了一个需要争取,也可能因其立场而带来变数的“特殊客卿”。
他身不由己地被卷入了这场纷争的漩涡中心,立场尴尬。他既无法认同主战派的激进,也无法完全置身事外。这高墙之内的安逸,原来比流亡路上的艰苦,更让人心神疲惫。
喜欢凡人寻道请大家收藏:(www.2yq.org)凡人寻道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