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址还没着落,沈山河都开始估算平一块荒地架没厂房的成平了,不过那就得考虑到银行贷款了,这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事,且等过完年再说,暂且再找找看。
这天下午沈山河又在陪着一群老头子下象棋,旁边两个老头的对话引起了他的注意。
“老棍头,又要放假了,什么时候回去啊?”
老棍头是个陪孩子在镇上读书的“陪读生”,因为许多乡村小学生源不够停办了,当她有要上学的便只能来镇完小读书,小学是没有寄宿的,孩子的家人只好来陪读,一般都是爷爷奶奶陪着。学校离镇子虽然还有四五里路,但对农村小孩来说也就半个小时的事,所以有的就干脆在镇上租房子。
“再有两个星期就回去了,过了十五再来。”
“来来回回这么多年,真够折腾的。”
“是啊,有什么办法,村上的小学停了,孩子又必须读书,只好折腾大人了。”
“也是,都是计划生育整的。毛主席都说了‘人多力量大’,不知道政府是怎么想的,搞什么计划生育,现在好了,人都差不多搞没了,以前骂人‘切代,切代’,现在真的兑现了,把后代切了。咋对得起列祖列宗噢。”
“没办法,胳膊拧不过大腿,这不,老实实跑镇上来租房子,还好早来了一步,现在房子都没地方租了,明年又有两个村的学校要停了,剩下的几个也是迟早的事。”
……
“对呀,怎么没想到这上面呢?”
沈山河一拍脑袋瓜子,咱们只顾着找废弃了的学校,也可以找还没废弃的呀?反正都不剩几个人了,迟一点早一点都是停办。村上的学校都是村民自筹自办的,教育局只负责老师,办与不办由村上做主,咱们可以与村领导商量好让他们乘放假停了,孩子转去镇上就是。
想到这,沈山河也顾不上下棋了,道一声有事就急急忙忙往店里跑,到店里把这想法与王建民一说,王建民一听乐了,他们村的小学还剩五个人,村上正恼火怎么办呢?最主要的是他们村的小学通了公路,这不打瞌睡来枕头吗,
第二天一早,王建民就急冲冲往家里赶,他要回村里把事情落实了,沈山河叫他有什么情况打电话回来,又叮嘱他叫上他爷爷出面去谈,一是老爷子德高望重;二是他老人家睿智能说。
果然是“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下午二点多,沈山河接到王建民从村里打来的电话,万事OK,连租金都谈好了,一年一万,先租后付,只是要先支付伍仟押金,如果没意见的话,沈山河立马可以过去签合同。
放下电话,沈山河立马给老爸去了信息,告诉他场地找到了。然后叫刘季明过来守着店,他去银行取了钱回来。
想了想,他又去了隔壁小妮子的饭店。小妮子正在擦桌子,抬头见是沈山河立马喜笑颜开的打招呼:“沈哥来了,有什么事吗?”她妈坐在一旁看电视,见了沈山河就来气。
“唉呦稀客,沈老板光临小店,不胜荣幸啊。这饭也吃过了,有何贵干啊,你又看不上我家小妮子。”
虽说挨着,沈山河除了吃饭,确实不主动来这边,一时不知道怎么搭话。
“妈,你干什么?这么说人家。”
小妮子不干了,'幽怨的瞄了一眼沈山河。
“呦,就护上了,人家根本没就没把你放眼里。”
沈山河也不敢回嘴,他确实觉得对不起小妮子,人家一个大姑娘经常给自己洗衣服做饭,是个人都明白她的心意,可是他什么表示都没有,人家母亲只是抱怨几句,已经是很通情达理的了。
“说什么呢?也不嫌丢人。”
小妮子爸爸听到声音从后厨走了出来,拦住自家女人。
“小沈啊,有事吗?”
他知道沈山河无事不登三宝殿。
“也没什么大事,这不就是我的加工厂场地找着啦,是个学校,里面还有几个学生明年会到镇里来。”
“这好事啊,我年底就关门退店,明年就去你那。”
“我说的不是这个事。”
“哦,那还有我们啥事?”
“就是那几个学生,家里肯定会来学校周边租房子,说不定其中就有要顺便开个店的,这不是镇上的空房子越来越少了吗。我寻思着胡叔你的店铺我让他们来接手,说不定还能把你的这些东西盘下来,先跟你们通个气。”
“这是个好事啊,麻烦你处处为我们张罗。”
小妮子爸爸真心很感谢沈山河,心中感慨“要是能成为一家人就好了!”
小妮子见到自己的心上人得到了父亲的赞许,高兴得见眉不见眼,把旁边她妈看得直裂嘴。
“我的傻姑娘呦,这以后要是不能到手可怎么办哟!”
第二天,沈山河吩咐刘季明守着店子后就带着五仟块钱去往王建民村子。
从镇上到王建民村里大概十四五里,都是公路,但没有硬化,全是泥土路,好在不是雨季,而且也会有人定期养护,所以也还好走,估计一个半小时能到。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