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餐很丰盛,只是气氛有些微妙。
沈山河还沉浸在刚才的那一声“妈”中,她“妈”也在品味着这个“妈”中的独有磁味。只有陶丽娜这个“第三者”心满意足的一边自己大块朵颐一边给沈山河碗里夹菜,抬头对上母亲似笑非笑的眼光,赶紧也夹了一筷子过去。
俨然她成了这一家子的主角。
饭后留下母亲一人在家看电视,陶丽娜拉着沈山河出门散步去了。
陶丽娜提出去看看厂里新修的围墙。
沈山河与邻居划界的风波她也是知道的,依着她的脾气,既然铁证如山就一分都不用给那些人留,让他们白占那么多年便宜便算了,干嘛还要让。
沈山河只笑笑说了一句,“让他三尺又何妨?”
远远看着沈山河两人沿着围墙逡巡,周围有看到的邻居明白这是“老板娘”来“巡地”来了,有的故做不见,有的讨好的叫一声:
“娜娜回来啦,进屋来座座啊?”
陶丽娜一声不吭,她才懒得搭理这些当初刁难她男人的东西,没去找他们算账已是给脸了,还想要好脸色看,门都没有。
沈山河可早就把以前的事翻篇了,这种事,哪值得他搁心里占地方。知道陶丽娜不会搭理人家,便接过话头。
“不麻烦了,咱们就是吃过饭后出来散散步。"
一圈下来,陶丽娜脸色有点难看,她按沈山河说的原地界估了一下,沈山河让出去了将近十来个平方。倒不是心痛钱,就是单纯的觉得这么做没意义,别人领不领情还两说,即便他们领了情,那又如何?咱们在乎那点人情吗?何况人家还不一定领情,甚至还为自己能占了便宜而得意,更甚至还因为占的便宜变少了而心生怨恨。按她的意思就应干脆断了他们所有的根想。
沈山河任陶丽娜满嘴牢骚,他仿佛又看到了当年在学校那个一副“尔等乡巴佬”神态的陶丽娜。
其实陶丽娜并不是没有怜悯之心的绝情之人。只是从小的成长环境造了她的认知。在她眼里,城里人就是城里人,乡下人就是乡下人。就像树就是树,石头就是石头一样,就是一个专属名词,至于什么感情色彩,一是心情赋予的,再便是社会要赋予,或者听的人要多想那是别人的事,与她何干。
所以沈山河并不讨厌陶丽娜身上那种在别人看来有点高高在上的性格。那是他眼中的真实、不做作。
陶丽娜也只是因为他们曾经为难过自己的男人而愤愤不平。她就像护犊子的母牛,不容许任何的伤害碰到她的心肝宝贝。
五一劳动节假期,农历是三月十几号,依旧是“阳春三月天”,一年中最舒适的时节。
沈山河与陶丽娜尽情的享受着这美好的时光,流连徘徊在这春光里。
春日的风,像被阳光吻过的丝绸,轻轻拂过湖面,泛起粼粼的涟漪。落花如雪,随风簌簌飘飞,交织成一场温柔的梦。
沈山河牵着陶丽娜的手,漫步在绿草如茵的河堤上。他的指尖微微收紧,像是怕惊扰了这一刻的静谧。她侧眸看他,眼底盛着盈盈笑意,发梢间落了几片花瓣,像是春天特意为她点缀的珠钗。
远处,一树桃花开得正艳,绯红的花影映在陶丽娜的白色裙摆上,仿佛晕染了一幅水彩画。沈山河停下脚步,轻轻拂去她肩上的花瓣,指尖却在触碰的瞬间流连,总是舍不得离开。陶丽娜低眉浅笑,脸颊染上淡淡的绯色,比枝头的鲜花还要动人。
湖边的垂柳低垂,嫩绿的枝条轻点水面,荡开一圈圈细碎的波纹。他们并肩坐在草地上,分享同一瓶温热的奶茶饮料,甜香在唇齿间化开,连呼吸都沾染了春天的气息。偶尔有蝴蝶飞过,在陶丽娜的发间流连,沈山河屏息凝视,生怕惊扰了这小小的精灵。
夕阳西沉时,天边晕染出温柔的橘粉色。沈山河会忽然从身后变出一枝盛开的桃花,轻轻别在陶丽娜的耳畔。她抬眸,恰好撞进他含笑的眼底,风里传来远处风铃的轻响,仿佛时光也在这一刻驻足。
暮色渐浓,他们十指相扣,踏着落花归去。身后,春日的晚风卷起一地芬芳,像是替他们珍藏了这片刻最美的驻足。
晚上,两人相拥而眠,激情燃烧。
自从沈山河把阿姨叫成了妈之后,李阿姨便懒得再管自己女儿,默许了他们两人的大被同眠。只偷偷告诫女儿要做好防护,别没结婚就给她整出个外孙子来了。
沈山河与陶丽娜的"五一"假期过得那叫个心情澎湃、有滋有味,有人却充满了伤感无奈。
原来沈山河租下做家具店的房东老奶奶在这个“最舒适的”时候趁着儿女有空相伴回老家来了。
老人家总念想着落叶归根,每当暮色漫过城市高楼的铝合金门窗时,王阿婆总一个人呆在房间里把褪色的蓝布包袱抱在膝头。那里面裹着半罐爹妈坟前的黄土,几粒老家门前树上落下的而今已干瘪的桂花果,还有张边角卷曲的模糊老照片——照片里的白墙黛瓦前,扎羊角辫的小女孩正踮脚摘枇杷,那个时候,照片这玩意可是稀罕东西,小家小户的一般人家想都别想。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