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漕运新策
州衙博弈未分胜负,漕运危机却已迫在眉睫。
郑家放言“无力保障漕运”,实则是将漕运作为人质,逼州府退让。
赵五深知,唯有找到漕运新策,才能真正破局。
州府对郑氏货栈一案的态度暧昧,令赵五心中沉重,但更紧迫的,是郑家以漕运相要挟带来的现实危机。同州乃至长安的粮食供给,部分依赖渭水漕路,若郑家真在其控制的冯翊段消极怠工甚至制造障碍,一旦秋粮北运延误,不仅民生困顿,更可能引发上峰震怒,届时莫说查案,他这项上乌纱恐也难保。
柳别驾书房内的提醒言犹在耳——“漕运之务,重在‘疏通’与‘实效’”。赵五从州衙返回冯翊县署后,并未沉浸于案牍纠纷,而是将目光投向了县衙内存放的历年漕运档案。他秉烛夜读,仔细研读卷宗中关于漕粮数额、运输损耗、船工调配、河道疏浚的记录。结合前世所知的物流管理经验,他敏锐地察觉到郑家把持下的漕运存在诸多弊端:运输损耗巨大,漕粮霉变、沉船损失触目惊心;效率低下,船只调度混乱,等待、空载时有发生;民夫征发怨声载道,强征来的农夫无心劳作,更易导致事故。
“不能再被郑家牵着鼻子走。”赵五暗下决心。他需拿出一套更高效、更可控的漕运方案,让州府看到即便没有郑家,冯翊段的漕运也能畅通无阻,甚至更好。如此,方能瓦解郑家的要挟,为自己争取主动。
他忆起前世所知唐代能臣裴耀卿的漕运改革方略,其核心在于改长距离直运为分段转运,并雇佣专业船工。受此启发,赵五结合冯翊段渭水河道特点及当前人力物力,开始构思一套适合本地的漕运革新方案。
他设想,首先应改革运输组织方式,将以往从起点到终点的直运,改为在冯翊县界首设立中转仓囤。上游来的漕船只需将粮食卸在此处便可返回,再由本县安排的船只接运至下游指定地点。这样各段船只和船夫都不需要长途跋涉,既减少了船只空耗等待的时间,也降低了长途航行的风险,责任划分也更加明确。
其次,是人力调配的改革。他计划改变过去强制征发民夫服役的做法,转为从县衙有限的公廨钱中拨出部分款项,并申请州府支持,招募那些熟悉渭水水性的本地渔民或曾有漕运经验的船工,根据实际运输量支付报酬。此举旨在提高船工的积极性和责任心,从而减少因怠工或技术不精造成的人为损耗与事故。
在船舶保障方面,他打算申请动用本县原本用于修缮河堤的部分款项,定制一批专用的漕船。这些船只要求船体坚固且尺寸适中,要特别适合在渭水航道航行,避免使用郑家那种要么过于老旧、要么华而不实的船只,以期提升航行的安全性,降低沉船风险。
最后,是流程监管的加强。他决心派遣县尉属官对装卸、押运等每一个环节进行全程监督,详细登记核验每一批粮食的数量变化,力求透明化管理,杜绝偷盗、掺假等贪腐行为。
方案初成,赵五深知其可行性至关重要。他再次微服出访,此次目标明确:渭水河畔的码头、船工以及那些曾与郑家合作、却未必心服的小商户。在一处僻静茶棚,他找到几位被郑家排挤、颇有经验的老船公,以探讨漕运为名,虚心请教河道水情、船只载重、人力组织等实际问题。老船公们见这位年轻县尉言辞恳切,且所问皆切中要害,便也敞开心扉,提供了许多宝贵的一手信息,使赵五的方案更加贴合实际。
同时,赵五也留意到,柳别驾信中提及的郑家内部裂隙。他通过可靠渠道,暗中接触了一位曾为郑家管理账目、后因不满郑家苛待而离开的旧人。从此人口中,赵五进一步印证了郑家在漕运上的虚报损耗、克扣工钱、甚至暗中贩卖部分漕粮以中饱私囊等行径。这些信息,将成为他反击郑家的有力武器。
准备工作就绪,赵五将精心撰写的漕运革新方案连同郑家漕运弊端的证据,密报柳别驾。柳别驾阅后,大为赞赏,认为此策不仅可行,更能戳中郑家要害。他立即寻机向崔刺史进言,力陈赵五方案之利与依赖郑家之弊,强调“漕运乃朝廷血脉,不可系于一家之手,当有制衡之策”。
然而,就在州府尚未明确表态之际,郑家已先发制人。这日,赵五接到急报:两艘满载漕粮的船只,在冯翊县境内河道“意外”搁浅,声称水道淤塞,无法通行,后续漕船皆被阻塞。消息迅速传开,漕运“果然”出了问题!郑家势力开始在州府内外散布谣言,称“赵县尉年少气盛,逼反郑家,方有此祸”,将责任完全推给赵五。
压力再度袭来。崔刺史遣使责问,要求赵五“速平事端,勿误漕运”。形势危急,赵五知道,等待州府决议已来不及,他必须立刻行动,证明自己的方案可行。
他当机立断,一面派人持县尉手令,强令郑家配合疏浚河道,移开搁浅船只(明面上郑家不敢公然抗命);另一面,则果断启动应急预案,动用县衙所能调动的所有小型船只,并雇佣那些已表示愿意效力的船工,就在搁浅处上游的河湾地带,尝试进行小型分段转运。将滞留漕粮先由大船卸至小船,绕过搁浅点,再装至下游等候的空船。
时值秋雨连绵,渭水上涨,水流湍急。赵五亲临现场,冒雨指挥。雨水打湿了他的官袍,泥泞弄脏了他的靴履,但他沉稳的身影立在河岸,清晰下达一道道指令,调度船只,安抚工人。柳蓁蓁闻讯,竟不顾劝阻,带着家仆熬制了驱寒的姜汤送至河边,她的出现,无声地给予了赵五莫大支持。
这场临时的、小规模的分段转运竟出乎意料的顺利。由于组织得当,船工尽责,效率远胜以往郑家管理时的混乱景象。不过一日,滞留漕粮全部转运完毕,航道恢复通畅。
此举虽小,却像一道闪电,划破了郑家制造的阴霾。所有目睹之人,包括州府派来的观察官吏,都亲眼看到了新法的效率。崔刺史得报,态度终于转变,下令在冯翊县先行试点赵五的漕运新策,并严查此次搁浅真相。
郑家妄图以漕运挟持官府的图谋,被赵五以果断的行动和可行的新策一举挫败。经此一役,赵五在冯翊县的威信空前高涨,而郑家则陷入了被动。
漕运危机暂解,赵五立于渭水之滨,望着重新忙碌起来的河道,心中并无轻松。他知道,与郑家的较量远未结束,而他的仕途,也因这番作为,驶入了一片更广阔却也更莫测的水域。
(第十二章 完)
喜欢雪月大明请大家收藏:(www.2yq.org)雪月大明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