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章 古人之思
范阳府衙的书房里,晨光透过窗纱,落在摊开的高力士手记上。
老梅戴着老花镜,指尖轻轻抚过 “柳蓁蓁” 三个字 —— 这是高公在手记里唯一提过的女子,写着 “蓁蓁姑娘察漕弊、护粮道,乃漕渠之幸”,字迹比别处更重,可见当年高力士对她的敬重。
赵正站在一旁,手里拿着柳蓁蓁当年画的漕渠草图 —— 是柳萱从府库旧档里找出来的,纸边已泛黄,却还能看清她标注的 “断水湾隐患”“永丰仓粮道”,和高力士手记里的记录分毫不差。他轻轻将草图铺在手记旁,动作格外轻柔,像是怕惊扰了故人。
“高公当年多次想向朝廷举荐蓁蓁姑娘,可惜那时安史之乱已起,没来得及。” 老梅叹了口气,抬头看向赵正,“大人如今手握手记和草图,定要为姑娘正名,她当年为护漕渠,可受了不少委屈。”
“我知道。” 赵正点头,眼底满是郑重,“昨日通航时,江月还问起蓁蓁姨姨,我跟他说,是蓁蓁姨姨和高公这样的人,才让漕渠能通到今日。等朝廷批复下来,我要在漕渠边立块碑,刻上他们的名字,让百姓都记得。”
柳萱端着茶走进来,听到这话,将茶盏轻轻放在案上:“我已经让人把手记抄本整理好了,驿卒今日午后就能出发去长安。抄本里特意把蓁蓁姐姐相关的部分用红笔标注,让朝廷能看清她当年的功劳。” 她拿起桌上的草图,指尖拂过柳蓁蓁的签名,“姐姐要是知道漕渠通了,还能被正名,定会高兴的。”
赵正看向柳萱,伸手握住她的手 —— 两人都清楚,柳蓁蓁不仅是柳萱的姐姐,更是护漕渠的功臣,这份敬重,容不得半分轻慢。“等史思明那边审出更多线索,咱们就去祭拜蓁蓁,把漕渠通航的消息告诉她,再把这块玉佩带去。” 他从木盒里取出高力士的半块玉佩,“老梅先生说,这玉佩是高公当年想送给蓁蓁的,可惜没送出去,如今正好让它陪着她。”
老梅点头:“高公在手记里写,蓁蓁姑娘为查漕弊,差点被安禄山的人陷害,是他用玉佩调动守兵救了姑娘。后来姑娘怕连累高公,主动离开了范阳,去了冯翊,这玉佩就一直留在高公身边。”
正说着,慕容芷带着影卫赶来,手里拿着一份供词:“大人,史思明招了!他说当年安史之乱时,曾想拉拢蓁蓁姑娘,让她给叛军提供漕渠密道图,姑娘没答应,还烧了密道图的副本,史思明因此记恨她,后来才对柳萱姑娘下手,想报复。”
“好个狼心狗肺的东西!” 赵正猛地攥紧拳头,佩刀的刀柄被握得发白,“蓁蓁护漕渠、拒叛军,他竟还想报复!等再审他,我定要让他把当年害过的人都一一说清楚,给蓁蓁和所有被他害过的人一个交代!”
柳萱轻轻拍了拍他的手背,安抚道:“别气坏了身子,史思明如今已是阶下囚,翻不了天。咱们先把手记送出去,等朝廷的批复,再慢慢审他,总能查清所有事。”
赵江月这时抱着一本小画册跑进来,里面画满了漕渠和望河亭,最后一页画着一个梳着高髻的女子,旁边写着 “蓁蓁姨姨”。“爹爹!柳姨姨!我画的蓁蓁姨姨,漕工爷爷说,蓁蓁姨姨是大英雄,我要把画烧给她,让她知道漕渠通了!”
赵正蹲下身,摸了摸孩子的头,声音放得柔:“江月画得好,等咱们去祭拜蓁蓁姨姨时,就把画带去,再给她带一束她喜欢的野迎春 —— 漕渠边开得正好,跟她当年喜欢的一样。”
孩子立刻点头,小心地把画册收进怀里:“我会保护好画的!还要跟蓁蓁姨姨说,我会跟爹爹一样,保护漕渠,保护百姓!”
午后,驿卒准备出发。赵正亲手将手记抄本和柳蓁蓁的漕渠草图交给驿卒,又叮嘱道:“务必亲手交给御史台的李大人,跟他说,这不仅是高力士的冤屈,更是护漕渠众人的功劳,尤其是柳蓁蓁,不能漏了她的事迹。”
驿卒躬身应下,策马往长安方向去。赵正站在府衙门口,望着驿卒的背影,又看向漕渠的方向 —— 那里的漕船正载着粮草缓缓行驶,百姓们在渠边耕作,一派太平景象。
“在想什么?” 柳萱走到他身边,递过一件披风,“风大,别着凉了。”
“在想蓁蓁要是能看到现在的漕渠,该多好。” 赵正接过披风,披在身上,又把柳萱的手放进自己掌心暖着,“等朝廷批复下来,咱们就把她的墓迁到漕渠边,让她看着漕渠一直通下去,看着百姓们安稳度日。”
柳萱靠在他肩上,轻声道:“好。姐姐一生都在护漕渠,那里才是她最好的归宿。”
夕阳西下时,老梅拿着整理好的漕渠密道图走来,上面标注着当年柳蓁蓁发现的几处隐患,如今都已修好。“大人,这图留给您,以后维护漕渠能用得上。蓁蓁姑娘当年没做完的事,咱们替她做完。”
(第一百三十九章 完)
喜欢雪月大明请大家收藏:(www.2yq.org)雪月大明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