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四章 长安清奸
长安朱雀大街上,范阳军的马蹄声轻缓有序,未惊扰半分百姓。赵正勒马立于承天门外,望着朱红城门上斑驳的铜钉 —— 这扇门曾见证过盛唐的繁华,也藏过张邦昌软禁少帝的阴谋,如今终于要重见清明。
“赵帅,宫内传来消息,张邦昌将少帝软禁在西苑偏殿,派了五百禁军看守!” 萨琳娜的影卫翻身下马,声音急促却沉稳。赵正点头,对慕容芷道:“你带两千轻骑入宫,控制宫门与御书房,只诛反抗者,勿伤宫人。”
慕容芷领命而去,甲胄闪过一道冷光,很快消失在宫门后。赵江月随赵正站在门外,望着宫内升起的青烟 —— 那是影卫发出的 “安全” 信号,少年握紧腰间佩刀,指尖微颤:“父亲,张邦昌若敢伤害少帝……”
“他不敢。” 赵正语气笃定,“少帝是他最后的筹码,没到绝境,不会下杀手。” 话音刚落,就见宫门内跑出几个内侍,跪在地上哭求:“赵王殿下,快救救陛下!张丞相刚才还在逼陛下写禅位诏!”
赵正翻身下马,快步入宫。西苑偏殿外,慕容芷已控制住看守的禁军,殿门虚掩着,里面传来张邦昌的咆哮:“你若不写,朕今日就废了你!” 赵正推门而入,只见张邦昌穿着不合身的龙袍,正揪着少帝的衣领,而少帝缩在龙椅旁,脸色惨白。
“张邦昌,你好大的胆子。” 赵正声音冷得像冰,范阳军士兵立刻围上来,将张邦昌按在地上。张邦昌挣扎着嘶吼:“赵正!你拥兵谋反,不得好死!” 赵正没理会,先扶起少帝,温声道:“陛下受惊了,臣来晚了。”
少帝攥着赵正的衣袖,眼泪直流:“赵王…… 朕以为再也见不到你了。” 太后从屏风后走出,也哭着行礼:“多谢赵王救驾,若非你,唐室社稷就毁了。”
当日午后,长安宫门前设下审判台。张邦昌被押上台,百官与百姓围得水泄不通。萨琳娜当众宣读他的罪状:“软禁少帝、滥杀忠良、伪造圣旨、意图篡位……” 每念一条,百姓的怒骂声就高一分,石块、烂菜纷纷砸向张邦昌,直到禁军拦住才罢休。
“斩!” 赵正一声令下,刽子手手起刀落,张邦昌的人头落地,百姓欢呼雀跃,声音震彻长安。赵江月站在一旁,看着百姓们激动的模样,忽然明白 —— 民心从不是靠权位换来的,而是靠替百姓除害、为社稷分忧挣来的。
审判结束后,赵正入宫与少帝、太后商议后续。太后握着赵正的手,泣声道:“如今奸臣已除,但天下仍乱,还请赵王留在长安,总领朝政,辅佐陛下。” 少帝也点头:“朕愿封赵王为摄政王,凡政务皆由赵王决断。”
赵正躬身推辞:“臣愿辅佐陛下,但摄政王之名太过贵重,臣不敢受。如今吐蕃回纥残部未平,恒州、洛阳新政待推,臣需先回灵州处理,待天下安稳,再回长安辅佐陛下。” 他知道,此时若留在长安,难免落人口实,不如先稳外再安内,也给赵江月更多历练的时间。
百官听闻赵正要走,纷纷跪地挽留:“赵王若走,长安再遇危机,谁来护陛下、护百姓?” 赵正扶起众臣,道:“慕容芷会留三万范阳军守长安,苏琬琬、柳萱也会留下处理粮草与流民安置,臣会随时关注长安动向,若有变故,必即刻回援。”
三日后,赵正率军离开长安。百姓们自发在朱雀大街两侧送行,捧着热粥、绸缎,依依不舍。赵江月随父亲走在队伍中,回头望向长安城楼 —— 少帝与太后正站在城楼上挥手,那身影渺小却充满依赖。他忽然觉得,父亲肩上的担子,未来或许也会落在自己肩上。
队伍行至长安城外,萨琳娜追上来,递上一封密信:“陇西、剑南的节度使已收到张邦昌的伪诏,正犹豫是否出兵,如今张邦昌已死,他们派使者来求和,愿归附赵王。”
赵正展开密信,嘴角露出笑意:“天下归心,不过如此。”
(第二百四十四章 完)
喜欢雪月大明请大家收藏:(www.2yq.org)雪月大明爱言情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