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晋一路风驰电掣,凌波微步都快踩出火星子了,总算在日落前赶到了嵩山脚下的乔家村。村口那棵标志性的大槐树郁郁葱葱,树旁一座简陋却整洁的小院映入眼帘。院墙上爬着些瓜藤,几件洗得发白的粗布衣裳在夕阳下随风轻摆,屋顶炊烟袅袅,一派宁静祥和的农家景象。
“还好还好,赶上了!”张晋长舒一口气,悬着的心放下大半。他整了整因赶路而略显凌乱的衣袍,脸上挤出一个人畜无害的乖巧笑容,这才上前轻轻叩响了院门。
“谁呀?”一个慈祥的老妇人的声音传来,木门“吱呀”一声打开。开门的是乔峰的母亲,一位头发花白、面容和善的老妇人,腰间还系着围裙,手上沾着面粉,显然正在做饭。她身后,一位身材硬朗、面色红润的老汉也闻声走了出来,正是乔三槐。
两位老人看着门口站着的少年,都是一愣。只见这少年约莫十五六岁年纪,生得眉清目秀,唇红齿白,肌肤细腻得跟刚剥壳的鸡蛋似的,一身青衫虽不华贵,却干净合体,衬得他气质清雅出尘,跟这农家小院显得……有点格格不入。
“这位小哥,你找谁呀?”乔母疑惑地问道,语气温和。
张晋赶紧躬身行礼,笑容加倍乖巧:“伯父伯母好!小子左山山,是乔峰大哥的好朋友。乔大哥他……他有点急事要办,怕二老挂念,特意让我先来一步,在此等候,他办完事就回来。”
他这话半真半假,既说明了来意,又没透露萧远山可能来袭的惊悚消息,免得吓到两位老人家。
乔三槐夫妇一听是儿子的朋友,又见张晋长得俊俏,举止有礼,顿时眉开眼笑,热情地把他往屋里让:“原来是峰儿的朋友!快请进快请进!外面风大,进屋喝口水,歇歇脚!”
乔母更是拉着张晋的手,上下打量,啧啧称赞:“哎哟,这孩子长得可真俊!跟画里走出来的仙童似的!峰儿那粗坯,居然还有你这么秀气的朋友?”
张晋被夸得有点不好意思,心里暗道:“阿姨,您要是知道我刚才在杏子林嘎嘎乱杀,还把您儿子潜在的情敌(慕容复)给埋了,不知道还会不会觉得我秀气……”
进了屋,陈设简单,却收拾得干干净净。乔母忙着给张晋倒水,乔三槐则拿出自家炒的花生瓜子招待。张晋一边客气地接过,一边暗自运转《归墟明玉功》,灵觉如同无形的蛛网般散布开来,警惕着周围的任何风吹草动。
两位老人围着张晋,问东问西,主要是打听他们宝贝儿子乔峰在外面过得怎么样,有没有吃苦受累。张晋挑着能说的,把乔峰如何英雄了得、如何受丐帮弟子敬仰(省略了刚被罢免和身世曝光那段)绘声绘色地讲了一遍,听得二老又是骄傲又是心疼。
乔母更是看着张晋,越看越喜欢,忍不住念叨:“山山啊,你这孩子真招人疼。不像我们家峰儿,从小就野得像头小牛犊子,浑身是劲没处使,就知道打架练功……唉,要是他能像你这样,文文静静的,找个好姑娘,安安稳稳过日子多好……”
张晋嘴角微抽,心说:“阿姨,您儿子那是天生战神,我这‘文静’是练了《明玉功》的副作用,外加刚宰了人不方便声张……”
就在这时,张晋耳朵极其轻微地动了一下。《归墟明玉功》带来的超强感知,让他捕捉到了院外极远处,一丝几不可闻的衣袂破风声和一股极其隐晦、却充满阴戾气息的内力波动!来了!是萧远山!
张晋心中警铃大作,但面上却不动声色,反而对乔母露出一个更加灿烂(甚至有点刻意卖萌)的笑容:“伯母您过奖了,乔大哥那是顶天立地的大英雄,我辈楷模!对了伯母,您这院子真不错,我能出去看看您种的那些瓜菜吗?看着就水灵!”
说着,他自然地站起身,仿佛真是被院里的菜园子吸引了。
乔三槐笑道:“哈哈,小哥喜欢尽管去看!都是些家常菜,不值啥钱,就是图个新鲜!”
“好嘞!那我就不客气啦!”张晋笑嘻嘻地应着,脚步轻快地朝屋外走去,心里却在飞速盘算:“得把老萧头引开,绝不能让他靠近屋子!嗯……怎么引呢?有了!”
他走到院中,假装欣赏着绿油油的蔬菜,眼角余光却锁定了远处林边一个若隐若现的黑影。他深吸一口气,突然用不高不低、但确保对方能听到的声音,自言自语般感叹道:
“唉,这农家生活真是惬意啊!种菜养鸡,与世无争。可比在江湖上打打杀杀强多了!尤其是那些心里只有仇恨、整天想着杀人报仇的老家伙,活得那叫一个累啊!你说是不是啊,躲在树林里的那位……嗯,穿着黑衣服、年纪不小、火气还挺大的老先生?”
他这话一出,远处树林里的气息明显一滞,那股阴戾之气瞬间暴涨!显然,萧远山被这精准的“点名”和暗含讥讽的话给激怒了。
张晋心里偷笑,面上却依旧一副“我在欣赏田园风光”的纯真模样,甚至还弯腰摸了摸一棵大白菜的叶子,嘴里继续嘟囔:“哎呀,这白菜长得真好,包饺子一定香!不像有些人,心里都腌入味儿了,只剩酸涩苦辣,啧啧……”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