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晋溜达着穿过戒备森严的宫门,熟门熟路地朝着乾清宫方向走去。沿途遇到的侍卫、太监无一不躬身行礼,眼神里充满了敬畏甚至狂热。这位“张神仙”如今在大明宫里的地位,那可是超然物外,连太子见了都得客客气气喊声“先生”。
刚走到乾清宫门口,就听见里面传来朱元璋那标志性的大嗓门,似乎正在跟谁发火:“……这点小事都办不好?粮船调度还能出岔子?告诉漕运总督,三天之内理顺不了,让他自己跳江喂鱼去!”
张晋咧嘴一笑,也不等通报,直接掀开帘子就进去了:“哎哟喂,老朱,这又是哪个倒霉蛋惹您老人家生气了?火气这么大,小心肝儿疼。”
暖阁里,朱元璋正对着户部尚书曾泰吹胡子瞪眼,朱标在一旁陪着小心,马皇后则坐在稍远处的软榻上,手里做着针线,闻言抬头,看到张晋,脸上露出温和的笑意:“小张来了,快坐。皇上也是心急,新纳入的南洋几个大岛移民粮食接济出了点小问题。”
朱元璋见是张晋,火气似乎消了一半,但还是没好气地哼了一声:“你小子倒是清闲,整天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咱这当皇帝的,就得操心的命!”
张晋大喇喇地坐到朱元璋对面的椅子上,自己动手倒了杯热茶:“能者多劳嘛。再说了,你这皇帝当得,现在不就是坐在家里收租子?全球的捷报跟雪片似的,你还不知足?”
朱标恭敬地给张晋行了个礼:“先生。” 他现在对张晋是心悦诚服,要不是这位“神仙”指点,大明绝无今日之盛况。
“标儿也在啊,”张晋点点头,抿了口茶,“怎么样,跟着你爹处理全球政务,感觉如何?是不是比光读圣贤书刺激多了?”
朱标苦笑一下:“开阔眼界是真,但也深感责任重大,如履薄冰。”
“有压力是好事,说明你上心了。”张晋放下茶杯,目光在朱元璋、马皇后和朱标脸上扫过,语气忽然变得有些不同往常的认真,“老朱,嫂子,标儿,今天过来,是有件事,得跟你们说道说道。”
三人见张晋难得如此正经,都停下了手中的动作,看向他。连一旁伺候的王景弘都下意识地放轻了呼吸。
朱元璋皱了皱眉:“什么事?整得这么严肃?是不是格物院那边又缺啥了?还是要咱再收拾哪个不开眼的?”
张晋摇摇头,笑了笑,那笑容里带着点说不清道不明的意味:“不是那些。是……我差不多该走了。”
“走?”朱元璋一愣,“去哪?回你的西苑小院?还是又想出去云游?你小子现在出门,比咱出宫还方便,想去哪不是一念之间的事?”
马皇后心思细腻,察觉到了张晋话里的异样,轻声问道:“小张,你的意思是……要离开大明?”
张晋看向马皇后,点了点头:“还是嫂子明白人。不错,不是出门逛逛,是离开这个世界。”
“什么?!”朱元璋“嚯”地站了起来,眼睛瞪得跟铜铃似的,“离开这个世界?你小子胡说八道什么?这天下还有你去不了的地方?”
朱标也惊呆了,张着嘴说不出话。
张晋叹了口气,决定换个他们能理解的方式解释:“老朱,你还记得我跟你说过,我算不上是你们这个世界的人吧?”
朱元璋怔了怔,想起张晋确实提过类似的话,当时只当是仙家谦辞或是玩笑,没太往心里去。他缓缓坐下,盯着张晋:“你的意思是……你要回你来的那个……天外天?”
“可以这么理解。”张晋点点头,“就像你们从应天去北平,或者去新大陆,总有个目的地。我也有我的下一站。在这里的事情,基本都了结了,也该动身了。”
暖阁里一片寂静。这个消息太过震撼,以至于朱元璋一时都忘了生气。马皇后放下手中的针线,眼神复杂地看着张晋。朱标更是心潮起伏,难以平静。
过了好一会儿,朱元璋才猛地一拍桌子,怒道:“不行!咱不准!大明如今这般光景,全是拜你所赐!你这甩手掌柜当得倒痛快,说走就走?天下哪有这等好事!”
张晋对于老朱的反应早有预料,也不着急,慢悠悠地说:“老朱,你讲点道理行不?我又不是你家雇的长工,签了卖身契。我来,是缘法;事办完了,走,也是缘法。再说了,你这大明现在固若金汤,四海宾服,科技树也点得七七八八了,有没有我,区别不大。你朱元璋雄才大略,朱标仁厚稳重,加上满朝能臣干吏,足够把这盛世维持下去了。”
“放屁!”朱元璋梗着脖子,“那能一样吗?有你在,咱心里踏实!万一……万一哪天又冒出个啥咱解决不了的麻烦呢?”
“解决不了?”张晋乐了,“老朱,你现在麾下雄兵百万,铁甲舰横行四海,电报瞬息万里,银行富可敌球(全球),还有格物院那帮天才日夜捣鼓新玩意儿。这阵容,这配置,你告诉我还有啥解决不了的麻烦?除非外星人打过来,那我也没辙。”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