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七点,闹钟响起的时候,谢飞感觉自己的脑袋像灌了铅一样沉重。
他挣扎着从沙发上爬起来,看见茶几上的茶杯里已经长出了一层薄薄的茶垢。
昨夜那个梦境还在脑海里挥之不去,姐姐的话像魔音一样在耳边回响。
什么陷阱?多大的陷阱?
谢飞摇摇头,强迫自己清醒过来。
不管怎样,今天还得去上班,还得面对张卫民的邀请。
洗漱的时候,他特意在镜子里观察自己的脸色。
黑眼圈很重,但精神状态还算可以。至少不会让人一眼就看出他昨晚没睡好。
刚走出小区门口,谢飞就看到了新的监视者。
这次不是面包车,而是一个穿着工地服的男人,蹲在路边抽烟。
男人四十多岁,皮肤黝黑,看上去就像个普通的农民工。
但他抽烟的姿势有问题——烟夹在食指和中指之间,这是当兵的人才有的习惯。
而且这个时间点,正常的工人早该去工地了,谁会在这里悠闲地抽烟?
谢飞装作没有注意到,正常地走向公交站。
身后传来脚步声,不紧不慢,保持着大概二十米的距离。
专业。
上公交车的时候,那个“农民工”也跟了上来,坐在后面几排的位置。
谢飞通过车窗的反光观察着对方,发现这人虽然穿着工地服,但手上没有干活的茧子,鞋子也太干净了。
破绽太多。这是故意让我发现的?
还是说,他们已经不在乎隐蔽了?
到了公司楼下,“农民工”没有跟进去,而是在附近的早餐摊坐下,要了碗粥。谢飞进电梯的时候,看到他正拿出手机,似乎在汇报什么。
十楼,财务部。
谢飞刚坐下,就感觉到同事们看他的眼神有些异样。
不是昨天那种好奇,而是一种更复杂的情绪——同情?还是怜悯?
“小谢,来得挺早啊。”李会计主动跟他打招呼,语气里透着不自然的关怀。
“是啊,今天事情比较多。”谢飞笑着回应,心里却更加警惕。
连李会计都知道什么了?
上午的工作进行得很不顺利。
谢飞发现自己昨天处理的几份报表都被打了回来,理由是“数据需要重新核实”。但这些数据他检查过好几遍,不可能有错。
更奇怪的是,财务经理刘姐今天没有来上班,说是临时有事请假了。
十一点半,张卫民的电话准时打来。
“小谢,准备好了吗?中午十二点,我办公室。”
“好的,张哥。”谢飞的声音尽量平静。
挂了电话,谢飞看着手机屏幕发呆。
血鹰说王总要出手了,张卫民邀请他参与新项目,这两件事之间有什么联系吗?
还有半个小时。
谢飞决定先去洗手间整理一下。
路过走廊的时候,他无意中听到人事部几个同事在小声议论什么。
“...听说要裁员了...”
“...财务部首当其冲...”
“...那个新来的小谢可能...”
谢飞脚步一顿,假装去饮水机接水,竖起耳朵仔细听。
“刘经理昨天晚上就收到通知了,说是上面有新的安排。”
“什么安排?”
“不知道,反正今天就不用来了。听说还有几个人也要...嘘,有人来了。”
几个人立刻散开,各自回到工位上。
谢飞心里一沉。看来这次的“新项目”邀请,真的有问题。
十二点准时到达张卫民的办公室。
门是开着的,张卫民正在接电话,看到谢飞进来,对他做了个“请坐”的手势。
“好的,王总,我明白了。是,一定按您的要求办。”张卫民的语气非常恭敬,“下午就能安排好。”
挂了电话,张卫民的脸上重新露出了笑容。
“小谢,坐吧。想喝点什么?”
“白开水就行,谢谢张哥。”
张卫民亲自给他倒了杯水,然后在对面坐下。
办公室里很安静,只能听到空调的轻微声音。
“小谢,在公司工作得怎么样?”张卫民开门见山地问。
“挺好的,大家都很照顾我。”谢飞小心翼翼地回答。
“是吗?”张卫民笑了笑,“不过我听说你最近压力挺大的?”
这话什么意思?
谢飞心里一紧,表面上却装作不明白:“压力?没有啊,工作量还好,我能应付。”
“我说的不是工作压力。”张卫民的眼神变得锐利起来,“我是说...生活上的压力。”
办公室的空气突然变得凝重。
谢飞握着水杯的手微微用力,但脸上的表情没有变化:“张哥,我不太明白您的意思。”
“不明白?”张卫民站起身,走到窗前,“小谢,你觉得这个城市怎么样?”
“挺好的,发展很快。”
“是啊,发展快,机会多。”张卫民转身看着他,“但也很危险,不是吗?”
这是威胁。
谢飞的后背开始冒汗,但他强迫自己保持冷静:“危险?我觉得这里挺安全的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